<富兰克林自传》感悟一

大约是三十年前了,我看了所有美国的总统的自传,还有很多诗人,那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名人传特别感兴趣,年代遥远了,内容大都不记得了,但是我知道富兰克林是美国的精神领袖。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的名人却没有成为名人,或者说没有被影响为一个成功的人士。是那时没有象现在这样去拆解一本书,去把书里的营养提炼出来,作为一个行动目标,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是现在再看这个书,竟是没有以前那么的感兴趣和静心,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自己的失望,还是跟大家说的一样,现在太浮躁了,只看一些公众号之类推荐的文章,早已不能再读这种看似晦涩的自传体的稍厚一些的书了。也亏得夏夏读书营,让我们重新来阅读这样的书籍,让我们的心更沉下来,今天是对前十章的感悟分享。

富兰克林的少年时代家境不好,家里有17个兄妹,真是难为他的父母了,太了不起,还能这么用心去培养富兰克林的兴趣爱好,甚至给他规划出他的人生方向。当富兰克林离家出走回来以后,他的爸爸竟然能做到不生气,还很高兴地发现富兰克林长大了,还得到了重要人物的推荐信,更厉害的是他能理智地说要等到他再大一些才资助他,真的是住

了不起的父亲。满满地父爱一定能给他莫大的力量,让他更能不断地去自我修正自我提升。

富兰克林从小爱好阅读,利用在出版社打工的机会,看很多的文章,听很多人聊时事,看出来他对这些就是特别的敏感。看他竟然能用简单的饮食来节约出时间来看书,真的让我想到我自己少年时对阅读的狂热。

我的少年时代,家境也不太好,我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看的书。我小的时候性格内向,不爱走亲戚,到现在为止,我家到底有几个舅舅都搞不清楚,我却唯独喜欢到其中的一个舅舅家去玩,因为我这个舅舅有一个儿子。我自然不是喜欢这个表哥,而是喜欢他的藏书。他在阁楼上有很多很多的小人书,甚至还有大的厚的其它故事书,杂志之类的。我每次去,就会躲在阁楼上,看那些小人书,楼上热得我喘气都有点辛苦,汗不停地流,但是我却不肯下楼,因为大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带我回家,我就没有机会看到这么多书了。

到了初中的时候,我在街上看到书摊,就会花钱去租书来看,也不知道应该看什么书,反正有什么就看什么,大多是《山海经》《小故事》,后来就有了琼瑶的书,梁羽生,金庸这些人的书,于是这是我唯一懂得花钱的事,就是到书摊上借书来看。我以前很傻,不会花钱,爸爸给我的钱,我都夹在书里,等到他帮我整理东西的时候,经常被他发现,然后责怪我乱放东西,我却也不理会,我对钱不感兴趣,爸爸没有培养我的财商。

人家富兰克林阅读,写作,还会去刻意练习辩论,走得都是正道,而我却是野蛮生长,脑子一直处于懵懂状态,不能领悟人生道路应该怎么走,怎么克制自己,怎么自我修正。成就了我随性自由的性格。我发现,人的成熟度跟年龄还真是没什么关系,我现在的年龄都还没有富兰克林年少时的成熟度,天才的智商吧,有着旁人无法媲美的自我控制力、毅力和判断力。富兰克林一生过成了美国人的领袖,我很汗颜,一事无成。我如今发这些感慨也不是想怨天尤人,只是让我审视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思想,审视得我睡不着,凌晨2点多,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干脆又起来写写东西。现在4点,天还没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