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屋的安妮没有底

小时候,读绿山墙的安妮,觉得那个世界很仙。在那是,有着尖尖的屋顶与红瓦白墙,雪覆盖在银杉树上,以及牛奶面包蛋糕的吃食。那是一套系列的丛书,记录了女主人公的幼年到老年。第一次找到的只有最受欢迎的第一本,后面的要到大学才读齐。然而,结局我是知道的——安妮嫁给了小时候的男同学“吉尔伯特”,回到绿山墙教书,与闺蜜们生活在一起。

这像极了青春期我们的梦想。在我们家乡,从小学到初中是在镇上。出息点的则考进县市重点中学,中间会换班级,认识一班又一班的同学。考大学是我们的梦想——我们那时只是想到上个大学,赚大钱却没想过反复辗转几个地方。同班中玩得好的希望彼此友谊天长地久。大一寒假回去,高中宿舍聚会是在某个同学的家里,那时候颇有老友记的意味,只差一份不同职业。

距离初次拜读7年后,我翻了安妮剩余系列。

我觉得蒙哥马利应该是个简单乐天的人。毕竟,这可以是《布鲁克林》。甚至,有物质欲望的会写成《北京女子图鉴》。那时,我在广州读书,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就毕业了。第一天到校本部报到后,我便乘公交去附近的步行街。我的学校并不在广州的市中心。但附近的人还是很多。瞧着下班挤上公交的人们,面上大都一副倦容。我想着,这座城市究竟有什么值得这么多人留恋?

或为工作,或为糊口,或者出路……

那座城市有高楼大厦,也有荒郊。不同阶层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里,可能是它的魅力罢。实习时,由于业务路过市区,迎面而来的是一排排的品牌店,富丽堂皇的装饰下的商品,无不叫嚣着金钱的欲望。这在深圳也不陌生,甚至更光鲜。大城市并不缺乏流光溢彩。我想起家中的长辈,曾跟我说少去逛这些地方。问其原因,说看了不能买,会心情不好。真是朴实啊!我们父母那代人,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对钱自然省的,也能处理一些内心欲望的冲突。可是我还是陪同朋友去逛了。对着橱窗,朋友说着:其实将来我们工作了。这些也能买。抬头对我示之一笑。

望着琳琅满目,我的心空荡荡。毕业的求职意向地,我只有发呆。

同窗好友中,有些考公回家,有些择一座城扎根,有些选择暂时蛰伏后面考家乡的编……对于我,归乡的原因大概只有编制了吧。一排城市中,我没选择家里也没选择广州,直觉选择了离家的深。大概广州待久了,想换下水土。深圳有它的文化。比起广州的粤菜与老广味,深圳多湘川馆与外省人。

回家休假。与表哥闲聊。他问我后悔么。他在我们那里小有所成。与之相比,我实在一般。但我无悔意。这么些年,家乡变化得很大,商店层出不穷。外在更华丽,仍能感受到熟悉的气味。在一个地方出生,长大后凭借家中资源小有所成,组建幸福家庭,有双儿女,然后死去。这不可不为圆满的故事。只是每个人的人生如锦,各自成色。世上总会有这么些人,体内蛰伏着候鸟的基因,喜欢行万里路,领略千山万水。儿女与安定并不是必选项。安定富足自然是好的。只是有些时候,不过想换下车票。至于结果,心安理得便好。

永远生活在绿山墙是种理想。但是,是否有另一种可能性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他出轨离开了家,妈妈和哥哥都数落我: 我们当初都不同意你和他来往,这下好了吧,你总算认清他的嘴脸了吧? 你可长点心...
    孔雀东南飞飞阅读 316评论 12 21
  • 恍恍惚惚之间,2017已经接近尾声,这一年,有焦虑、有无助、有迷茫、有痛苦、有颓废.....;但也有践行、有改变、...
    自信的风阅读 205评论 1 0
  • 看了一期《奇葩说》,题目是这样子的:终其一生你只是个平凡人,你后悔吗? 可能真的平凡这个词见仁见智。每个人对它的定...
    空杯热水阅读 454评论 0 1
  •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部分,透过幼儿语言的发展,可以看到幼儿思维能力的慢慢提升,幼儿学习语言大概是从模...
    海边守望者阅读 515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