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木云伊
在吉大学习、生活的日子,六年,大概有一千八百天,在这个校区,这个校园。六年,就如同自己身在其中的幻灯片,各个瞬间,或酸或甜或苦或辣。回味时,对某些瞬间嘘唏不已而当我们快翻它时,这孤立的片断却连成了一部唯美的电影,里面的主角便是校园当中的你我。改用《士兵突击》里兵王伍六一对许三多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朋友,那还会是什么”,六年的求学时光不是美丽的,那还会是什么样的?
本科毕业时,我这样描绘自己的求学生涯,“行走在大学校园里,大一是无限的懊悔与不平,懊悔于报考时的失误,不平于校区的破败;大二时是无限的迷茫与无奈,迷茫于对前途的不确定,无奈于自己仍靠着家里的给养苟活;大三时是无限的从容与悠闲,从容的面对每一次专业课考试,悠闲的包着宿玩儿着电脑游戏;大四时是无限的快乐与忧愁,快乐的与同学一起喝酒吃饭,忧愁的这些四年的同窗即将别离。”研究生学习使得自己在这条路上多走两年,对这两年的总结自己似乎总有保留,然而怎样都逃不过那四个字“碌碌无为”。在临行之际,还是不要妄加负面的评论,有打击后来师弟、妹之嫌,所以就此停笔,止住回忆。
论所学,真的不知该从何处落笔。知识,学到多少不敢妄言,只能说从一个高中毕业生包装到硕士研究生。对教育的反思,我想学习,教育的事情还是靠自己,大学最多提供一些丰富的资源罢了。成长抑或是成熟,只能用大学时班长的一句话“我们这不是圆滑了,是社会化了”,不知是可悲还是可喜。在情感的世界里摸爬滚打,得到的是对真爱的质疑,失去的是年少梦幻般的憧憬。
记得大学自习时到交通楼每每都要揣上四、五本《龙珠》漫画。跟自己的同学串换看完后到楼道里交换意见,讨论一番,然后天南海北的胡侃一顿后收拾收拾书包走人。
记得经济窘迫时把一份菜分做两顿吃,而考研路上最惨的时候是摸摸口袋,里边的钱只够买一包方便面。
记得硕研期间钻研课题基础知识时的充实和讨论相关问题时的投入。
记得许许多多的事情,却忘掉了更多。
文中所言事,所谈情并不可记录求学生活的每一件,但这点点滴滴之心语却结成了网。向着时间的湖面撒去,打捞起的尽是那些印象深刻之往事,而那些未在大脑中停留的,便如这流水般的,统统漏去。在这次旅程中,是满载而归还是空手而回,这就要看自己的了。至少,我还留下了一张网。
论及吉大,有对她的爱也有对她的恨。爱她,是因为我们在她怀里成长,真心的希望她好;恨她,是因为有时她太不尽人意,是恨铁不成钢。爱与恨交织的,便贯穿了我的求学生涯。走过吉大,没有对与错,因为在这里我留下了六年的时光和成长历程。由衷的说一句,谢谢你,吉大母校,我爱你!
活过的二十多年又是对是错呢?相信亦无从判别。那就请你也慢慢的回味《在吉大的日子》,与我一同感受与她相伴的美丽吧。
注:此文为电子书《在吉大的日子》的序。
(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简信或标注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