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炉中一柱雾成千

我的香炉

抛光用的砂纸今天终于到货了,这串菩提根在角落里被搁置了一年,终于有了机会重见天日。

开着台灯在飘窗上打磨,未展雅兴忽至,燃起香一柱。

许久不曾有的画面了。

理案。净手。焚香。端坐。称颂。止语。回向。归置。空令。

青烟缭绕中,心自然而然地就平静了下来,宁静无他。

香是好东西。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浓厚的香文化。从寺庙、宫廷,至民间,参禅拜佛,品茗静坐,都有焚香的习俗。

“红袖添香夜读书”,更是提现了中国古代有文化的人读书时另一番优雅情致。

烟雾袅袅

中国人把到寺庙里烧香叫做烧香或者上香,平日书房里烧香则文邹邹地称之为焚香。

古人《香谱》记载斯时焚香用的香为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香的散末。

而今日我所焚、从藏区带回的线香,已是近代改良而成的一种形式。

然而,无论形状如何,蜜、枣膏、白芨水、蜡(软香)、其他多重药材终究还是香的主要不变的配方。

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制作过程中会尽量减少烟气,使香味缭绕悠长。

对于焚香的乐趣,古书上有太多太多的记载。无论抚琴,还是品茗,写字还是作画,焚香都是收敛平定心绪的必备的重要程序,这并非附庸风雅,而是香中的某些药物成分着实会起到这样的功效。

焚香,要将香炉放置于矮桌之上,几乎与人膝平,这样可以便于烟香在空气中缓缓扩散,更充分地与空气融合到一起。香桌上,香炉、箸瓶、香盒必不可少。焚香就如同茶道一样。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情趣以及手法,爱香之人,可以从中体会到美妙而纯粹的精神和感官享受。

当然,因为古时除沙漏之外,没并有什么钟表之类的记时工具,而读书、抚琴、品茗、抄经时,焚香又有平添了一种计时的功能。

周杰伦说:“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其实感动的是自己。

关于香的文化,深厚而久远。繁忙浮躁的现代人比古人更需要在心浮气躁的时候燃起一柱香,静观其变,让香气在自己身体里游走一个轮回,心情和状态自然就不一样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炉沉香,一壶清茶; 一曲古琴,几点繁花。 闻香品茗,听琴赏花。 几丛修竹,无数风雅。 不理他俗世烟尘,懒管他冷月...
    燕儿绫阅读 4,960评论 4 6
  • 什么都拥有了,就什么都不会依靠了。 最要提防的还是妇人!心细,谨慎,无辜,垂帘听政!会利用身边的人。 表面上的光鲜...
    太和标阅读 1,729评论 0 0
  • 1,做人得体: 001按照原则行事,有所为,有所不为。 002为人处事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的情...
    让dream照进现实阅读 3,1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