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修辞格之一,又称“引语”“引话”“援”。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引用别人的现成话语或民间熟语。从形式角度的分类:明引、暗引。暗引:即无形式标志的引用。何谓“暗引”?《修辞学发凡》指出:“并不说明,单将成语故事编入自己文中的,是暗用法。”暗引与明引的不同处在于:明引“明示哪一部分是引用语”,而暗引“就用引语代本文”。直接暗引是不注明出处或作者,但是原文照抄,打上引号的引用。
(9)晴朗的天,你正在欣赏“齐鲁青未了”,忽然一阵风来,“满胸生层云”,转瞬间,便像宋之问在《桂阳三日述怀》里说起的那样,“云海四茫茫”。(李建吾《雨中登泰山》)【这里引用的“齐鲁青未了”和“满胸生层云”都是杜甫《望岳》中的诗句。未注明出处是直接暗引,前一句照抄原文,后一句将“荡胸”改作“满胸”,已有局部变化。可能是作者登泰山的感受与杜甫相同,于是不由自主地吟出了千古流传的诗句,是写景也是抒情。接着又明引宋之问的诗句抒发了自己强烈的感受。在这里引用诗句胜过了作者的描述,更多了一层意蕴。】
(10)亮曰:“……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引文出自《史记·韩长孺列传》,原文为“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诸葛亮引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曹操大军虽然号称八十万,但经过长途跋涉,已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收到了言简意丰的艺术效果。】
(11)如姬:(插入)照道理讲来,恐怕求和一定是灭亡,不求和倒还有万一的希望吧?魏王:(发怒)胡说!没有你们女人说话的分!“牝鸡司晨,维家之索!”(起立)我现在一句话说尽头,赵王既不听我的劝告,我便再没有第二句话好讲。我是一兵一卒都不派去救援的!……(郭沫若《虎符》)【“牝鸡司晨,维家之索”是《书经·牧誓》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母鸡代替公鸡行使报晓的职能,家就会遭到不幸。魏王引用它来叱责如姬,是为了加强说理的正确性,充分显示王权和夫权的尊严,而作者的用心则是通过这段语言描写,活画出这位专制君主的蛮横嘴脸,一箭双雕,巧妙自然。】
(12)春分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春天吧!(郭沫若《科学的春天》)【这里的两句诗引自白居易《忆江南》,描绘了江南春日早到的盛景。作者引用此诗是为了给后面的抒情作铺垫,歌颂政治气候如春暖花开的季节,鼓舞人们不负春光,奋力攀登科学高峰。】
(13)写作过程常常能引导着我们的思想进入新的境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苦恼和喜悦,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是常常会经历到的。(施东向《关于写文章》)【这里暗引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名句,千百年来人们惊叹这两句诗中所寓含的哲理,并结合自己在人生中的某种境遇,从不同的角度加以体味,得到启迪。作者以此来比喻写作中的苦恼和喜悦,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14)“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岸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想来蒋捷也是一位听雨的知音,可是任你多少豪情,国破之后,听雨却是万般凄凉的。“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倒像是诗人滴尽的亡国泪。歌楼上,客舟中,僧庐下,不同的景物,不同的心境,只凭那晶莹的雨滴串成了诗人感情的一生;“丝丝杨柳丝丝雨”、“春雨如丝”、“雨又潇潇”、“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读蒋捷的第一阕词,总会嗅到格外清新的雨滴,或许只有那似泪的雨滴,才能道出诗人独特的心境!(缪正西《听雨》)【这里引词为《一翦梅·舟过吴江》,其它散句亦为蒋氏所作。作者引用词人自己的词来说明词人处不同情境中听雨的独特心境,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不标明出处,只在叙述中暗示出作者,都属直接暗引。】
(15)“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啊!这句老话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而且大言不惭地把苏州放在杭州的前面。据说此种名次的排列也有考究,因为杭州是南宋偏安以后才“春风熏得游人醉,错把杭州作汴州。”而苏州在唐代就已经是“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了。到了明代更是“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十万水东西”。(陆文夫《美食家》)【“上有天堂”句引自元·奥敦周卿《双调蟾宫曲》原诗“春暖花香,岁稔时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极言苏州杭州风景秀丽,民生富足。“春风”句引自宋·林升《题临安邸》,原诗为“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引用这句诗说明了杭州是在南宋定都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历史事实。而后两句引诗又从另一面描述苏州的繁荣景象。虽不着一字褒贬,作者的偏爱却溢于辞表。引诗给作品带来了高雅的文趣,熔说明和描述于一炉,给语言增添了不少情味。】
(16)凡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此卒岁”的幸福的。倘不然,朝砍柴,昼耕田,晚浇菜,夜织屦,又哪有吸烟品茗,吟诗作文的闲暇?(鲁迅《隐士》)【“优哉”句引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意思是说优游闲散地安度时光。作者引用它来说明那些所谓的隐士之所以能够作为隐士,实际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优裕的经济条件,用不着为生活操劳,借以讽刺那些沽名钓誉之徒。论述生动有趣,简洁明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