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对手留任何余地,一心大获全胜的做法只会引发仇恨与不满;而在确保胜利的同时给对方留下余地的做法,不仅不会导致对方产生仇恨与不满,反而会赢得对方的尊敬。
——《对话稻盛和夫:德与正义》

01
在维新战争时,政府军一直将幕府军追杀至日本东北部,当时以萨摩军为主力的政府军队向现在的山形县所在的庄内藩发起了总攻。
战斗以政府军的全面胜利告终。当杀气腾腾的萨摩军士兵正准备进入庄内藩主酒井统治的城市时,西乡隆盛却收缴了萨摩军士兵的所有武器。
也就是说,作为失败者的庄内藩士族们都还佩戴着武器,可是作为胜利者的萨摩军却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进入了城市。
02
西乡隆盛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考虑到萨摩军的士兵们刚刚在战斗中获胜,杀心尚未平息,在这时候让他们进城,很有可能会胡作非为。
这就有可能把失败的庄内藩士族逼到绝境,最终导致严重事态的发生。
所以西乡隆盛才会向政府军首领村田新八(1836—1877,日本明治时代政治家,日本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的学生和追随者。——译者注)下令收缴了政府军的武器。
03
庄内藩是抵抗政府军的东北各藩中最后的一支劲旅,庄内藩的人都以为既然输掉了战争,一定会遭到政府军严厉的处罚。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对方却是赤手空拳入了城,并且政府军还向庄内藩宣布:“你们大家都是为了效忠幕府将军才拼命抵抗的,如果是我们的话,也会选择和你们一样的决定。”因此庄内藩的所有成员都没有受到任何追究和惩罚。
西乡隆盛的这种做法动摇了庄内藩士族们内心的敌视,最终,不仅使他们心中的仇恨烟消云散,很多人甚至成了“西乡粉丝”。
血战到最后的庄内藩和萨摩藩武士原本会成为不共戴天的死对头。可是最后,包括藩主酒井在内的所有人都对西乡隆盛产生了无限的景仰。
04
多年之后,在西乡隆盛过世后,出版西乡隆盛遗训集的并不是西乡隆盛领导的萨摩藩人,而是庄内藩人。
在明治维新成功后,西乡隆盛辞去了政府职务,下野回到了鹿儿岛,创办了一所私人学校,开始了对青少年的教育。当时,很多庄内藩士族追随他来到这所学校就读。
西乡隆盛死后,这些庄内藩士族把西乡隆盛曾经说过的话集结到一起,出版了《南洲翁遗训》一书。
后来萨摩人也是利用这本遗训集来宣扬和传播西乡隆盛的思想。
05
尽管西乡隆盛最终在西南战争(日本明治十年即1877年2月至9月间,由西乡隆盛领导的鹿儿岛士族对明治政府发动的一场反政府叛乱。因鹿儿岛地处日本西南,故称之为“西南战争”。——译者注)中兵败身亡,但是在开战的时候,有不少庄内藩的士族成员听到消息后连夜投奔到了西乡隆盛的麾下,将自身的命运与西乡紧紧联系在一起。
总之,不给对手留任何余地,一心大获全胜的做法只会引发仇恨与不满;而在确保胜利的同时给对方留下余地的做法,不仅不会导致对方产生仇恨与不满,反而会赢得对方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