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开幕就营造一种感官上的惊悚气氛,影像,配合音效,让人在光怪陆离的幻象中,被拖进无底黑洞,空荡、迷乱、梦魇萦扰,回声碰壁。但很快与现实接壤,一幕回归现实的画面里,主人公出场,徐峥饰演的催眠大师徐瑞宁,自信满满,站在全知者的角度,催无不眠,医无不愈,只言片语就可以将你从幻梦之中唤醒,走出内心的阴霾。
故事开始有了转折,一位医术精湛的催眠大师终于棋逢对手,遇上一位思维缜密,抵触治疗的病人,然后开始一场全新的博弈关系。莫文蔚饰演的病人任小妍诉说自己具有阴阳眼的特异功能。惊悚,悬疑感开始蔓延,在病例的解读,层层深入地催眠中,她的创伤情境被强制重现:一个小孤女,少女时代被养父母遗弃,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身份,编造种种荒唐的谎言。看似揭开的谜团下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很喜欢这样的叙事方式,任何一个叙述故事的人都有他的历程,有他自己的背景,叙述时亦有所取舍,我们只能尽可能得接近真实。镜头也并非全方面的,可以取舍,剪接,设置人的意识形态,立场。这样的情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盗梦空间》里的分层梦境,不过与之不同的是本片更多的是沉迷于意识层面的对话与内省,游离于内心与现实的迷宫之中,是直面自己的勇气与信心。片中不乏强烈的空间感,蒙太奇的应用,在探讨时间、空间、记忆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人的生存,人的过去之间的关系的质疑与解答,这期间亦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貌似真实的世界其实是自己打造的,看上去的逼真,实质却有可能是虚假,重塑或者扮演,这是一个既富足且荒芜,既密闭且开敞的故事。剧情很快出现了又一次转折,徐峥和任小妍都不再是单纯的心理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精神分析者,催眠师,被分析对象,被催眠者,他们都同时具有了双重角色,他们互相窥视,互相触探,互相抚慰。人物被置身于某种镜式情境中,在镜前,或在两面相向而立的镜之间,凝视自我,在孤独与挫败中与自己面面相觑。这是一个有趣的悬疑故事,用智慧作武器,与心生的邪魔作战,不可失守亦不能放弃。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这个伤口不轻易对人显露,而自己也不敢轻易碰破,留在心中的瞬间往事也只可在午夜梦回时阵阵在胸腔中呜咽。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阴影,你逃避阴影,也就拒绝了阳光。催眠,就像是裸脸面世,让我们卸下伪装的面具,开始暴露,毫无遮拦地接受凝视,但同时在梦境里你可以直面伤痛,那些一直在潜意识里拒绝被治愈的部分,在梦境里可以得到一种救赎。在梦境中迷失、穿行、逃亡、救赎,这是一场别样的心路历程。影片的结尾,任小妍说了那句话:没有人能原谅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原谅自己。就像画个圆弧,最终回归到内心,观影者终于可以放下紧张、压力、窒息回归到松弛、温情与感性,很圆满的句点,很特别的观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