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啥说啥,“多喝热水”所体现的同甘共苦,同甘易,共苦难

“同甘共苦”一词,出自于燕昭王姬平。

是说:燕昭王在继承王位后,不知道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于是便去询问郭隗,希望郭隗帮他找来本领高强之人,兴复国家。

郭隗建议他,广泛地提拔有本领的人,并且对其礼贤下士,天下的人才自然会投奔燕国。

于是燕昭王尊郭隗为老师,并替他造了一幢华丽住宅。

消息传开后,乐毅、邹衍、剧辛等有才能的人,纷纷来到燕国,为其效力。

燕昭王对他们都委以重任,关怀备至。无论谁家有婚丧娶等事,他都亲自过问。

燕昭王与百姓同事安乐,共度苦难。最终将燕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受到举国的拥戴。

而“同甘共苦”一词,也源自于姬平同燕国百姓同事共乐这一举措。

说实在的,就人的根性来讲,同甘远比共苦更能被做到。

人们常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这一主观因素是造就了共苦难特点的一大重要因素。

然而共苦难不仅仅因为主观因素,还具有必然的客观因素。

我曾经一度认为,“多喝热水”是世界上最美的情话了。

即便是现在这一观点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不过需要加一个前提——必要的行动后。

什么是必要的行动后呢?

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子:几天前的夜里,我的父亲腹部突然剧烈的疼痛。在送往医院检查后,得出的结果是十二指肠穿孔。

在做手术之前,父亲疼痛地在病床上翻来覆去,而我却只能在一旁呆呆地望着他痛苦的模样。

我不断地抚摸着父亲,握着他的手,轻轻地按压他耳朵上的穴位(根据中药的护理,这样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疼痛)。


可是这一切都无法解决父亲的痛苦,这一刻我也深切地体会到,想要同父亲共苦是多么的艰难。

我只能在一旁,做着一些力所能及却毫无用处的杂事,以及呆呆地看着痛苦的父亲。

我想那些在做了必要行动后,说出“多喝热水”的人,他们那时的心情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吧!

虽然只是一句“多喝热水”,却是包含着最深的爱意,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无奈。

不过,想来许正因为知道共苦的难,才会加倍去同所爱的人分享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战国时期,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kuài),想学尧帝让位给舜帝而不给自己的儿子,不料引起了大祸。他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
    王老师_ff16阅读 7,172评论 2 45
  • 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 其在成王时,召王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
    To者也阅读 4,174评论 0 0
  • 清明时节,看着车来人往,人们匆忙的脚步,有为祭奠天堂那边亲人的人流,也有出游踏青享受大自然草长莺飞的入群。也许上苍...
    睿婕生涯心理咨询工作室阅读 2,087评论 0 0
  • 父母在,不远游。但是怎么远嫁了呢?远嫁的女生很多,但是幸福的真的很少。尤其是放弃了一个人自己多年来的习惯,朋友,父...
    繁花似锦独一人阅读 1,306评论 0 1
  • 1、意想不到昨天说搞厕所,今天就打扫的那么干净,而且每个人都尽全力,谢谢大家。晚上小凯姐说由她来保持第一个星期的卫...
    Wan9sha阅读 1,22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