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四川省博物院看画像砖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我们到了四川博物院看展览,看了张大千艺术馆、青铜展览、藏传佛教文物展、四川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画像砖。

作为古代民间美术艺术的一枝奇葩,画像砖艺术在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古代美术艺术园林中持续开放了十四五个世纪之久。

画像砖分布地区主要是四川,偶见于河南等地。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深刻反映了汉代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汉画像砖陆续在中原一带出现,这些砖上绘有阙楼桥梁、车骑仪仗、舞乐百戏、祥瑞异兽、神话典故、奇葩异卉等,内容珍奇,画技古朴,成为研究我国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宝贵文物。

其他地区的画像砖除四川地区外,在陕西、江苏、江西、湖北、云南等地东汉时期一些砖室墓的小砖侧面,也往往有模印的简单图像,内容多为仙禽神兽、车骑、祥瑞图一类历史故事。但这些画像砖,无论从形制、风格,都与四川地区的迥异。

四川是画像砖发现最集中的地方,以成都西北平原一带出土最为精美,时间大多属东汉后期。四川画像砖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四川地区富庶的社会经济和丰富多彩的生活风俗,如宴乐舞戏、庭院楼阙、市井庄园、采桑渔猎、播种收割等。与其它地区相比较,四川画像砖中的历史故事及祥瑞物较少,生产劳动与车骑出行等题材占了较大比重,艺术形式得益于对现实的观察。

画像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物质的,一块块刻有花纹画像的建筑用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墓葬制度和习俗。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富足,《史记·平准书》记载,“至今上(武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以孝为仁之本的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和重视,连皇帝的谥号前面都要加上“孝”字,而“孝”的首要表现就是为亲人奉行厚葬。厚葬之风愈演愈烈的趋势中,画像砖墓也随之大量涌现出来,这些画像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随葬品的代替、扩展或延伸。

汉代画像砖中的图案的美让人惊叹,砖上的画像充满人间的生活趣味,即使是西王母这样的大神,也脱离了《山海经》中“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的形象,而以人的形象出现,道貌威严,很难说他们是人化的神还是神化的人。这种不同说明了汉代在脱离了先秦的神秘主义之后,抑天尚土的人本主义思想逐渐盛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儒家走向道教 ---汉画与汉代主流思想的发展 【内容摘要】:儒家思想在西汉中期成为统治思想后,奠定了其作为社会主...
    混血钢琴师阅读 6,261评论 1 5
  • 许久不曾和阿涛联系,现在的他已经发福,宽宽的脸庞微胖的身躯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尽管他搂着我的肩膀口口声声地说着兄...
    浅之尤者阅读 3,532评论 0 0
  • Linux可移植性:操作系统非常依赖硬件,不同的CPU它的功能函数、指令集不同(例如,IBM的Power CPU与...
    Akushu阅读 1,248评论 0 0
  • 「一」 在我眼中,夏浔一直是个外表刚强内心脆弱的女孩,在人前,她总是能够把自己阳光温暖的一面展现的淋淋尽致,让人迷...
    晶陌阅读 1,4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