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相关:
《系统之美》
《Tools of Titans》
《稻盛和夫自传》
心得:
001 运营和经营一样,都可以考虑精细化
这些都可以基于用户画像来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叫做定制。高端精细化运作建立壁垒,相当于垂直领域的精耕。
Behance早年曾经经营多项产品线,人力、物力、财力分散,最后痛定思痛,砍掉了很多业务,却因为更专注而成了最新最具创意设计人才的聚集地之一。
哪怕是多肉领域,做到顶尖,也是很有市场的。
对于个人而言,你自己在哪一点上,可以说是优秀甚至卓越呢?有没有在不断地打磨这项能力呢?
走量还是走价高?或者形成生态?二者要有权衡,找到适合的临界点。
精细化和量化,并不一定矛盾。
量化自身影响力覆盖的范围更广;
而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能够付得起高价的人,本身自有其格局和影响力,如果能够将其服务好,带来的口碑和链接,是不是可以间接覆盖到对方所在的领域呢?
002 武侠也是可以打卡的
用了半小时对《笑傲江湖》第一册做了梳理,整理了10条清单来做图示。
(好吧,其实可以随便写几条或者用以前写过的来做示例的,可是,既然都是花时间,还是要有所产出才好呀)
想起曾经的自己,深陷江湖恩怨、爱恨情仇不可自拔,现在看起来,反倒是可以抽离出来了。
是为幸?是为不幸?
003 可持续增长远比增长速度更重要
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什么?连续性,长期性,发展性,健康性。为了抢占时间的窗口期,短期可以牺牲健康,但是从长期来看,一定不得法。
如果有大利益集团进驻,自身能力和资本打不过,还可以联合老三老四一起集中打老大的七寸,以此来获得时间布局。
(话说,商业竞争好残酷)
对于个人来说,成长速度其实也很重要——恰似复利公式中的指数。要让能力持续增长,而这些能力能够可复制时,也就有了价值,进而才有价格。
当你有一天开始感慨思想进步的速度像乘坐了宇宙飞船或者时光机,而自己却不得不面对垂垂老矣的现实,那种感觉,应该也很奇怪吧。
004 考核和利益在哪里,努力就在哪里
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如果为了眼前的利益,追逐单一的考核指标,努力的方向很容易跑偏。组织要知晓自己的未来,个人更要不忘初心。
用基本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来看待要做的事情,结果可能大不同。
005 读书营日报小组真的很赞
前天拉群,昨天讨论流程,今天已经出了第一版的日报,还在优化中。哈哈,这真的是一组很厉害的老铁哇。
复盘:
给大家介绍的要求,有点儿抽象。具体化有示例会不会更好(当然,也有可局限大家的发挥);
从讨论的流程上,可以考虑先整体再局部。整体讨论出框架,各个小组再按照各自的角色梳理流程,可能会更高效(但是,也许就没有如此多的脑洞);
记得用五遍法交代任务;用六项思考帽让讨论更高效;
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人,会更容易被记住;
管理团队应该更了解各自负责的团队,而不是只能看着;
管理扁平化,成长一体化,不能凡事都找最后拍板的人;一开始可以引导,但是要记得退居,做后面的女人;
我又在要求完美了,不过,时间允许的话,为什么不拼一把?
提建议要照顾情绪啊,对事不对人;
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牛逼的团队;
未完待续……
006 没有了退路,也就有了往前的通路
稻盛和夫在发现自己在好不容易得以加入的松风工业可能连媳妇儿都娶不上,萌生退意想要离开时,被怕丢人的哥哥把信撕了,没法离开。
转行失败,进退两难,反倒静下心来。态度开始改变,全心投入研究,并由此赢来了人生的转机,开始步入良性循环。
所以,当你没有退路的时候,你是选择把帽子扔到墙的另一边,还是留在原地哭泣?有时候,你需要killing your darlings.
真正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借口。就像你想环球旅行,只用攒钱、计划、做攻略、出发就好。
想法和创意重要吗?是的。
比它们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想法落地成为现实。
007 极致体验
大学毕仪式的谢师宴后,当时还是穷学生的稻盛和夫被专程赶来出席其毕业论文发表会的内野老师邀请到一家高档的咖啡店,不知道是因为老师的为人,还是因为此前连水果咖啡店都没有去过,他记住了这件事情。
对我的启发是:
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超出预期给对方付出,一定会让对方记住吧?就像一个上大学一直都很抠门从不请客的人,在毕业典礼后请大家吃了一顿所有人都舍不得吃的大餐,这种做法,不用说,一定会冲散大家留下的不好的印象。
有点儿像峰终定律,只要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创造极致体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