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跑马拉松,跑的是概念。或者用一种通俗的说法:跑的是文化。这使全民欢跑马拉松问题带有了社会性(甚至艺术性),而不再仅仅是一项形而下的体育运动。
近邻日本能够不断涌现出优秀的马拉松跑者,这多少得益于他们长达百年的跑步历史,以及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跑步热”。
“二战结束后,日本迎来战后经济奇迹。不过从1980年代开始,很多中年人压力极大,特别是家庭主妇。她们最初开始跑步是去打发时间,发泄负面情绪,慢慢地发现这项运动对健康和心情有着极大的帮助。”直到现在,日本跑步人群中也是20至40岁的女性居多。
为什么日本人如此喜欢马拉松?有可能是日本这个民族非常喜欢尝试一些需要考验毅力的体育运动项目。他们会觉得需要“忍耐再忍耐、坚持再坚持”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考验。
“中国大妈广场舞,日本大妈爱跑步”这句话就诠释了两个国家不同的健身文化。 中国人现在全国各地都把马拉松赛事当作兢兢业业的功课了,煞费苦心、追求着那令人拍案称绝的艺术效果,“体验感好极了!”是较流行的一句赞美用语。所以,选手们参赛的热情和虔诚丝毫不亚于画家或雕塑家,对跑马的体会甚至更全面,赛道补给必有地方特色美食的身影:色、香、味——连深藏不露的舌头都调动起来了,成为鉴赏的工具。
每一场马拉松比赛都是一席盛宴。当一席大菜合盘托出,井然有序地布置在餐桌中央,简直就像揭开了蒙在某一尊艺术品上面的幕布,不时能听见一、两声由衷的喝采——当然,这是躲在后台掌勺的厨师(组委会)所期待的。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宾客们(选手)举杯相庆,仿佛在进行小小的剪彩仪式,然后就各司其职,频频挥动蜻蜓点水的筷子。如今自媒体的发达顺畅,使得宾客们可以第一时间筷子飞舞、哲思(更多的是娱乐、流水版)赛记满天飞,不管是这席上的冷盘还是炒菜(从报名到领取参赛物、赛道秩序到补给……),最终都必须经得起筷子的“酷评”。
在中国,每一桌宴席的推出,都笼罩着新船下水般的热烈气氛。而每一位食客,都是动作熟练的老水手——或者说,都是潜在的评委。难怪开餐馆的老板,都很会看客人的脸色。看客人的脸色就能了解到厨师的水平。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喜”字,这也是中国人最热爱的一个汉字。而跑马是最能烘托出这种喜气的。四面八方的选手聚集一起、喜气洋洋,东道主自然满意。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狂欢节:马拉松如同吃饭,在中国是最日常的仪式,是最密集的节日。
西餐折射出私有制的影子,使用刀叉,管好自己的盘子。而习惯了中餐的中国人围桌而聚,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人人皆可分一杯羹。大锅饭的传统很难打破、跑马爱好者都有自己的跑团,甚至交叉重叠到不同的跑团,像及了餐桌上的敬酒举动,一杯敬同桌,一杯敬邻座,好在中国的饭桌也是最有凝聚力的地方,有福同享、有难共担的绿林好汉作风颇受欢迎。中国人通过聚餐就能产生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的幻觉,这种虚拟的亲情毕竟大大增进了其食欲。所以中国人跑步和吃饭一样,也是在吃环境,吃气氛,甚至吃人际关系。边说边吃,边吃边听。这是一种超越了吃的吃,我一直认为中国人的吃是最有情调的,最有人情味的。
各类跑者可以划分为很多艺术流派,古典主义的严肃跑者、缠绵悱恻的佛系跑者;你跑你的300,我颠我的关门兔;有的追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有的陶醉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
中国人凡事都讲究文化,喝酒有酒文化,吃中国菜也是在吃文化,文化是比油盐酱醋,姜茸葱花更重要的调味品。你能说跑马拉松,不是在跑文化吗?洒那么一点点体育味精,你就能跑出别样的感觉。
中国人是勇敢的,尤其体现在饮食方面。这是一个几乎什么都敢吃的民族。灾荒时期吃树皮、野菜乃至观音土,和平的年代,他们也照样热衷于吃各种稀奇古怪的食物。吃蛇吃蝎子拼死吃河豚。河豚相当于中国饮食文化里的“禁果”——一种致命的诱惑,它的鲜美因为神秘与危险而被夸张了。
马拉松也是竞技体育,除了各种违规参赛,服用兴奋剂也是躲不开的话题(中国反兴奋剂中心不定期公布兴奋剂违规信息和处理结果),数据显示有部分大众选手和这些勇敢的美食家们一样不仅没有望而却步,反而趋之若鹜。这份勇气,恐怕连亚当、夏娃都会自叹弗如。假如任由这种风气蔓延,这无疑是一个噩梦。
环保在世界范围成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我们的马拉松盛宴上,几万人流跑过,赛道沿途各个补给点遍地狼藉(从各种资料图片显示,世界各地马拉松赛事这个问题都很普遍)。但我想,赛事组织之外,选手们的心灵若是能更温柔、更善良一些,难道不可以让赛道更清爽吗?更重要的,是需有大家都自觉地遵守。
是的,我们该到了回归初心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