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
考研复习笔记
资料来源:达轩学习网
内容简介
本书是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导论
【名师点拨】
由于文学理论学科的复杂性,加之初学者对这一学科知识的储备有限,从而对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等存在认识不足、理解不深的问题。因此,对于文学理论这门学科的学习,需要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自主思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理解文学理论研究名家的相关经典论述,以增强对抽象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思考以下问题对学习本编内容很有
帮助:
1.文学有哪些基本要素?
2.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3.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三者不可分离?
4.为什么说文学鉴赏不是文学研究?
5.作品鉴赏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6.如何理解文学研究的客观性与相对性?
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和优越性?
8.马克思是如何论述文学与社会关系的?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复习笔记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文艺学概述
文艺学是一门研究文学活动的理论学科,它不仅会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而且对文学活动也有着指导和支持作用。
(1)文艺学的特点
①文艺学具有复杂性,这是因为其研究的对象,即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②文艺学具有系统性,文艺学包含着不同的具体理论等知识体系,它们之间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系统。
(2)文艺学研究的发展
①“文艺学”在早期的中国和西方都被称为“诗学”或“诗论”,这是因为早期的文学大多都以诗歌这一体裁作为开端。直到19世纪,整个文学研究基本上仍处于笼统的未分化的状态。
②20世纪以来,随着学科的进一步分化,文艺学发展出了不同的分支用以适应文学实践的不断多样化。文艺学的各分支展现了不同的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也随之成立。
(3)文艺学的分支
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一方面各自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另一方面又相互联系、渗透和作用。
三者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①区别
a.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
b.文学批评或文学史是对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
②联系
a.文学史包含的文学材料为文学理论讨论的对象,文学批评实践的成果为文学理论进一步深化提供了依据。
b.文学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作用。如果没有文学理论的指导,文学史就会成为一堆散乱的材料,文学批评也会成为个人情感的随意抒发。
2.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文学理论不同于文学史、文学批评,它具有普遍性,揭示的是文学研究中的一般性规律,起指导作用;而文学史、文学批评具有特殊性,它们包含着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基础。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文学四要素的观点
文学的四要素包含世界、作品、读者、作家,这四个要素共同组成了文学活动。这一观点是由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
2.文学理论的任务
(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共同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活动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而文学理论就是要去发现这些特征。
(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活动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人类其他的精神活动,而文学理论就是要研究文学活动的这一特殊性,也就是发现文学活动的本质。
(3)文学创造论:文学以社会生活为创作的源泉,文学创作者通过特殊的创作方式将社会生活变为文学文本,而文学理论就是要对这一创作的方式与规律进行研究。
(4)作品构成论:文学作品由诸多方面构成,其中包括主题、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而文学理论就是要对这些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5)文学接受论:文学文本如果离开了读者的阅读与欣赏就不能成为作品,只有读者将其经验为审美对象,文学文本的使命才得以完成,而文学理论就要探究读者接受文本的过程与规律。
(三)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1)文学理论建立在文学活动的实践之上,如果没有对从古至今的文学活动实践的归纳总结,文学理论就只是空谈。先有文学活动的实践,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
(2)文学理论还需要通过检验才能得以成立,而这检验的标准就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3)对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态度: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
(1)民主的。文学应该是喜闻乐见的,应该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而不应该只迎合少数人的审美倾向。
(2)科学的。文学理论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文学规律,这并不是说一定要通过精密的计算等方式进行文学研究,而是说文学理论要具有逻辑性、学理性。
(3)现代的。文学理论应该时刻回应时代的需要,也应该具有引领性,不能只面向过去,而更应该用现代化的方式设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