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干的《村庄》叙述的是自清末民初到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年,广袤的华北平原上,经常开口子的大运河边一个小村子里,一群原本靠天吃饭、安分守己的农民,因为大半生在京城奔波的“相爷”的返乡,仿佛一夜之间,他们的生活、命运与外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时过境迁,这些联系也很快烟消云散,村庄里的人们重又回到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土地,过着蝼蚁般的生活,年复一年。只是,于不知不觉中,命运似乎让他们明白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口”字的神秘意义。
瘸国梁是《村庄》这部书里,最开始和相爷一起登场的人物。相爷下火车的时候,他正走在去公社的路上。
做为韩家庄的特色,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外号,而只有瘸国梁的外号和自身的 缺陷相关。
他少年踌躇满志,青年勇猛威风,可还没威风够,就中枪伤残。还得回家被“抢了自己媳妇的弟弟”照顾着。
行动不便的瘸国梁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发泄出口,就是不动手就动口。
于是,骂完大人骂孩子。他每天的日子就这样过下去。
人似乎就是这样,总要有点什么事支撑着你,这日子才能更好过一点。
所以,在他的骂声中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他也乐此不疲。
唯一让他牵挂和尊重的就是相爷,就好像一种信仰,一种忠诚,他相信相爷的“见过大世面”,他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他和孩子们斗智斗勇,他管公社要救济......
可是,他的骂声里藏着多少对生活的无奈和酸楚,又隐忍着多少对命运的挣扎和悲怆!
余生只能如此,且以怒骂论短长!
-end-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 - 读书感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