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贝玦
每到假期,打开朋友圈,心里是满满欢喜的。
看到身边朋友包括经常联系的,不经常联系的,平时会在朋友圈活跃的,不活跃的,这时候都会在这个公众却又相对封闭的平台上pou出美美的照片,向身边的人展示自己和自己所看到的美好的一切,觉得人虽生而平凡,生命却给予了大部分人平等地享受美好的权利,可听,可视,可触,可闻……不得不对造物主油生敬畏。
同时更多的欢喜更在于,可以切身体会得到的,即便是会在生活的偶尔间突然打电话或发微信过来抱怨和求安慰的朋友,也会心情好好,幸福暖暖地秀出自己美丽的照片和漂亮的风景图。
感到即便是生活如何艰辛和不易,这些人心里面始终对生活存有希望和期盼,于是开始懂得,谁不是在狼狈中学着去欣赏世界的美好,走太多的路,生活却从来不在远方,只是当下。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内容大概是吐槽十一长假出游旅行,为了朋友圈装逼在16G的手机内存里挤下各种修图APP,国庆出游堵在路上不如躺在床上。之类的怨怼。
若不是这次破天荒国庆出去玩,也不会深刻体会这种国民节假大迁移的拥堵,看山看水一眼望去都是人,挤不上去的地铁公交每次我都在庆幸自己长得个儿小所以灵活自如。也和朋友抱怨过这样的旅行方式,确实不过是换个地方拍照。
可就如同之前国外发出的一个视频,反映现在社交网络的朋友圈其实并不是人们自己的真实生活,似乎每个人都在作秀,只不过为了向所谓的朋友们展现自己最美好,生活最得体的一面。
也正如同,亦舒在《圆舞》里写出了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于是,我们便开始将师太的这段话奉为圭臬,用以衡量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你看,他在朋友圈晒了一张读书的图,他恐怕压根就没有把这本书翻开过吧!你看,他秀出的这家餐厅,其实平时的消费也压根没有在这个层次……
“真正的仪式感,从来不在朋友圈里”;“真正爱你的人,一定会把你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里”;“真正有教养的人从来不会道德绑架别人”……于是,我们开始也将这种类似的过于绝对和极端的评判凌驾于我们自己的身上,用以匡衡我们是不是做了某种秀,成为了某种不应该成为的人,我们是否在巧妙地规避了这些不能做的事之后,离“真正的”又近了一步,还是这些所谓“真正的”也根本只是装腔作势的噱头,用以牵引毫无思考力的人,口口相传,看哪!我是那洞见真相的其中一个,是这所谓看穿真相背后的明白人。
或者,也从来不乏为了避免陷入这种戴上作秀或炫耀高帽危机的人,渐渐退出了朋友圈,隐蔽在某个角落里窥视里面的繁华,或者,至此束之高阁,置之不理——若我们足够有交情,也不在于朋友圈下每个签到式的点赞吧!
尽管这些噱头式的文章,能被人传阅,为人认同,自然有它的内涵所在,而正如同“尽信书,不如无书”一样,但你完全不加思索没有反驳和想要补充和表达点什么不一样的想法时,你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你的三观是否也正在受别人的左右和牵引了呢?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朋友圈,没有什么原因,不想发而已。
没有人规定你平时都吃路边摊而今天秀了下吃了家上档次的餐厅就是在隐藏真实,表现作秀;我是过得不好,但没有必要让别人来同情和可怜。我是平时不怎么读书,但今天发了张读书的照片,也只是说明我当时确实有想要读书的欲望,也没有必要恶语相加。同时,我放出自己今天在菜市场和小贩讨价还价感慨一下人生不易,也不是在作秀和表现,我当时确实是有这样的心情而已。
我愿意向这个世界展示我生活美好的一面,也许朋友圈里的东西不是足够真实,但起码它足够能让我们向往,甚至只是成为自我的某种激励。其实确实不见得说你发了朋友圈立了个flag就能真的实现,大多数人更是即便你不发朋友圈不展示美好你也就那样,该苟且还是苟且,该懒惰还是懒惰……
我确实看见自己在变好,不是因为发了朋友圈没有发朋友圈,我确实过得很好,也不关在朋友圈发了什么没发什么。而有时候,那确实就是我自己的生活,哪有那么多的秀可作。
我发不发朋友圈只是因为我愿意,我开心,哪有那么多的目的和原因。
我快吐槽完了,又看了一下朋友圈,那些美美的风景照还在。如果这些美好不太真实,展示只是为了获得别人的一点点欣赏,肯定,或是赞许,羡慕。即便是那些刻意的无意的仪式感。
我们都心照不宣地作为人而活着,又怎会多多少少不明白点人性本身。生活已经足够艰难了,有些事情就不要刻意拆穿了,阴暗或许能洞见深沉,但活得轻松快乐点,只看美好不行吗?
好了!我要发朋友圈去了!你们慢慢思考人生吧!(微笑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