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故事】正月十六烤杂病

正月十六月儿明,

男女老少烤杂病。

烤烤脚,百病消,

烤烤腚,一年四季不得病。

……

正月十六家乡有“烤杂病”的习俗。在河北有些地区也被称为“烤百灵火”、“烤柏龄火”或“烤百龄火”。俗话说“烤柏龄,去百病”,可去灾除病、延年益寿、长命百岁。每年正月十六的晚上,一家老小、街坊邻居皆聚到一起,热热闹闹地围在篝火旁,不一会,一堆堆篝火就照亮了整个村子。近处火苗热烈地翻滚着,远处星星点点的光亮像跳跃的音符,串起许多温暖的回忆。

正月十六烤杂病时,除了玉米秸秆和一些作物的枝枝叶叶,柏龄树枝也是必不可少的,想来正是其谐音契合了“百龄”的意思。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小孩子们对这一天是抱有许多期待的,家乡有个说法“烤杂病要烤够十八摊”寓意“十八般武艺样样行”或者“祛病消灾”,女孩子们每在这时总会三三两两地组团游跑于整个村庄;男孩子们则买来各式礼花或者窜天猴、小鞭炮等,热热闹闹地放着,有时候还拿着它们,来吓唬一下女孩们,并乐在其中。

记忆中的“烤杂病”有许多小故事和小情节。八九十年代时,那时人们的日子还比较穷,在这一天,巷子里的人家会你搬个破草墩,我拿个旧笤帚,那家再提个破锅盖,欢喜地凑到一起来烤。烤杂病要与邻家背舍一起烤,一来显得和气,二来聚个财(柴)气,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烤杂病”用的秸秆,都还是有些的人秋收时专门备下的玉米秸秆,篝火堆里同样再也见不到破草堆、旧笤帚这样的物件了。时代的变迁,让这个习俗少了许多小时候的味道,匆忙烤完后一些年轻人更是驱车上县城去看花灯。小孩子们也不再像我们小时候一般,非要转够个十八圈才回家了……

烤杂病的重点是“烤”,据老辈人说,在火堆边烤哪个部位,就可以治那个部位的病。所以当火焰腾腾窜起,大人小孩便映着火光,伸伸腿,转转身,拍拍屁股,翻翻手,嘴里还念念有词:“烤,烤,烤杂病,烤在哪里哪没病;转,转,转,转个圈,出门捡个大元宝……”

这个夜晚,相信从河北地区的上空来看,能看到许多这样的星星点点,尽管空气质量不佳,但这个仪式仍旧在传承着。或许,“烤杂病”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象征了人们对于家人健康的良好祝愿。在这一天,让我们暂时忘却大气污染之殇,任性地烤一烤吧!

同时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平安喜乐!(ps:正月十六之后,年基本算是过完了……)

文|清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婚宴酒水是婚礼中不小的一笔开销,古话说“无酒不成席”,可以说世界各地的婚礼上酒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这笔开销少不了...
    咩喋_9954阅读 533评论 1 0
  • 6月初,受工作影响,想找一隅,放松一下。本打算游玩云南,却忽然改道奔赴新疆。大西北的自然之美,让我不虚此行。 云与...
    jingli521阅读 263评论 0 0
  •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每天学习一点,蓦然回首,你会发现自己已成功迈出一大步 ~ず(に) 续接: 动词【ない形】+ず(に...
    甘蔗狂人阅读 679评论 0 0
  • 有什么方法能够让货币获得的支付“授权”越来越大呢?比如,支付宝余额可以在微信使用么?刷卡的时候可以直接扣花呗么?银...
    烛微虑远阅读 501评论 0 1
  • 爱是一道光 在霓虹灯下 闪闪发亮 梦是五彩缤纷的棉花糖 在午后的阳光里 伸着懒腰 谁,叫醒流浪的故事 躲在深夜相互...
    一滴露水阅读 287评论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