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来信,了解到你最近学识长进,很是高兴!君子只担忧学业没有修好,科举考试早一些或迟一些中,是不去讲求的。况 且我平时对贤弟的期望,是远远超过应科举考试的,只是不知道贤弟是否也在意科举?所以在这个时候告知你。
听说阶、阳等侄子去年都去参加科举考试,不是我对他们年少有志不感到欣慰,只是我内心对此不以为然。如果他们能 够考中,难道不会因此而耽误了终生啊!年轻人资质优良,就必须让他们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天道没有聚合,就不能发散,何况 是人呢?花的枝叶繁茂却没有果实,是因为外表的华美散发过早而已。贤侄们如果不认为我的话是迂腐,那么应该有进步的空间了。
有人来信劝我努力于仕途,我也不是洁身自保的人,之所以急急提醒你,并不是我仅仅觉得应该韬光养晦,也是因为我并没有学成之故。岁月不等人,再过几年,精神越来越差,届时虽然想长进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将会一事无成。都是我认为形势不容自己啊。长辈们对我都不太满意,现在怎能一意孤行呢?徒然长叹而已!
编者注
★这是一封王阳明写给妻弟诸用明的信。诸阶、诸阳,诸用明的两个儿子。王阳明寄语侄儿们应当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这封信写于1511年,王阳明于该年一月调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二月为会试同考官。十月升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因为刘瑾在此前一年(1510年)被诛,不少人认为王阳明认为可以在仕途上大展拳脚。
★信中,王阳明说到由于身体、年龄等原因,形势不利于自己在仕途发展,同时委婉地表达他的理想始终是成圣、弘扬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