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找到与孩子最默契的节奏】

2020年1月1日,崇德「日究竟」【第35天】

以前看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上帝给了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

    蜗牛已经在尽力向前爬了。

    可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责怪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在说:“人家已经用尽全力了!”

    我拉它,我扯它,

    甚至想一脚把这个慢吞吞的家伙踹得远远的。

    真是奇怪,上帝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散步呢?

    “上帝啊,为什么呢?”

    天上一片寂静。

    “哦,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

    好吧,松手吧。

    上帝都不管了,我还管什么啊!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里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拂面,原来这夜里的风是这样的温柔;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星斗眨着眼睛。

    怎么以前没有看到呢?

    哦,我突然间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其实,这里的“蜗牛”不就恰恰如同我们的孩子们吗?现在的他们,也许做什么都比较慢,也许离我们的期望值很远,也许有时候他们带给我们的是失望是无奈但是对待他们,我们也可以试着去“牵”,不去拉,也不去扯,只是牵在手中,一前一后,慢慢地向前走,顺应他们的速度,调整我们的步伐,找到彼此间最默契的节奏。[嘿哈]  虽然这是理想的教育,但是我想,理想一点,总比对他们胡乱发火,让孩子不知所措好!

        所以,慢一点,等一会儿,也许我们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当然,这样的等不是漫无目的的等,等待的过程不是坐享其成,那是不现实亦不合乎教育规律的。等待是一种心平气和的陪伴与守候,更是一种机智聪慧的引领与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