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读《论语》,收获颇丰。其实早不是第一次读了,可每次读都常读常新。这是为什么呢?带着问题我继续读,忽然发现,《论语》不正是我们天天鄙视的那种“鸡汤”吗?
那些只讲道理,却不讲怎么运用这个道理的方法,我们称之“鸡汤文”。可《论语》里全是大道理啊,也没发现什么方法啊? 怎么从没有人说它是“鸡汤”呢?
“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大概是很多人痛恨鸡汤的原因。不过照这个逻辑,那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旧考不上好大学”是不是应该痛恨学习?“工作了10年,却依旧买不起房”是不是应该痛恨工作?如果“你努力了,却得不到想要的回报”是不是应该不再相信努力?
有一个有趣又诡异的现象:那些憎恨“鸡汤”的人,往往在生活中对待别人都很简单粗暴:“你多看点书不就行了吗”、“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啊?”、“你好纠结,不跟你说了。”这些都是他们的口头禅。如果说,鸡汤是给你打鸡血,那他们就是在给你放血,让你更迷茫、更痛苦。难道这就是“反鸡汤”?
上中学时,数学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你们啊,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我相信,每个上过学的人都有这个经验,老师讲例题的时候,真的是好简单,可是到做作业的时候,却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儿,需要仔细看好几遍课堂笔记,反复消化老师讲的内容,才能把作业完成。毫无疑问,道理都是一听就懂的,可实践出真知,不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儿吗?
卡耐基有一本名著叫《人性的弱点》。这是本好书,好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这么说,一个人这一生会犯的错、会跌的坑,都能在这本书里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和答案。
可是,这么好的一本书,竟被很多人贬低为垃圾、成功学、骗子……还记得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王阳对成东青说的那句话吗?
“你怎么还在看卡耐基,他就是个骗子!”
你如果问他们,卡耐基都骗你什么了?他们会说,卡耐基讲的那些大道理,他们都会背了,然后巴拉巴拉给你喷一堆,好像他们真的很懂,最后他们告诉你,他们过的不好甚至还很糟,所以卡耐基是个大骗子!
别听他们瞎掰掰了,你只用观察一下他们的行为,就能知道他们过不好的原因——因为他们完全没有按照他们知道的去做啊!
所以,成东青成功了,而王阳只是个跟班的。
如果王阳的名字中,能多一个“明”字,他就不会不明事理,活得无知无觉了。
因为,王阳明早在四百多年前就说过:“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其实,卡耐基没有骗他们,他们是被自己的“无知”给骗了。
02
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人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同,所以对外界产生的认知,也是不同的。
正如《论语》,从古至今,有无数的人根据自己的“知识”去理解它、运用它,甚至创造它,于是有了各种版本的“解读”。从古代的张居正、曾国藩的论语点评,到今天的钱穆、南怀瑾、于丹的论语别裁,诞生了一批批的畅销书,启发了一代代的人。
《论语》为什么会常读常新,是因为当我们的“知识”变得丰富,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随之改变,进而行动的方式以及获得的体验,也就和之前大不相同了。
我终于明白了!出问题的不是“鸡汤”,而是我们自己。没错!是我们的“知识”太浅薄,所以根本无法体会那些“道理”背后的真谛,进而无法采取正确的行动啊!
举例,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些人25岁就死了,不过是80岁被埋葬。”对于那些没“知识”的人,只会轻蔑的说一句“鸡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有“知识”的人是这么理解的:
什么是死亡?医学上认为,哪怕心脏还在跳动, 只要脑死亡,就算死亡了。因为大脑对外界的反应已经停止了……那么,如果把我们的心灵看作一个生命,那么长期以来,你的认知是固定的,你的行为是固定的,你的反应是固定的,你的能力没有进步甚至出现倒退,说明你的心灵对外界的反应已经停止了,那么你的心灵,其实已经死了。这和脑死亡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
于是,懂这个“知识”的人,他们努力的活着,像一个君王,知行合一;不懂这个“知识”的人,他们努力的死去,像一个奴隶,毫不自知。
继续举例,“读书有用”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做一个实验:你走在路上,随便拉一个人问问他“读书有用吗?”,他一定回答“有用啊!”,“那这里有一本好书你买吗?”,“打折吗?”,“不买,太贵了!”。
你问完了,他走了,该干嘛干嘛,他不会因为今天说了"读书有用"就去买一本书,哪怕这本书真的适合他。不会的,不会的,不会的,因为“读书有用”这个道理太简单了,简单到人们根本无法相信。
你只用看看身边有多少人还在坚持每日读书?坚持每日刷朋友圈的倒是不少吧。问题来了,刷朋友圈有用吗?
有“知识”的人知道,这根本不是读书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读了书就必须用起来啊!这才叫读书啊!光读书,却不想办法用起来,那是书虫。
你看,尽管“鸡汤”听上去都很简单,但是理解它,进而接受它,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它需要你具备一定的“知识”才有读懂的可能。
相反,那些沉溺于“鸡汤”的人,也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知识”导致他们对“鸡汤”没有任何的免疫能力。
毒品的上瘾机制是这样的——毒品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外界多巴胺,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外来的高强度快感,你就无法自己产生快感了。这个时候,你就对毒品就产生了依赖。
“鸡汤”也一样,如果你天天读“鸡汤”很兴奋,就会忘记行动的重要。时间长了,你对“鸡汤”产生了依赖,就不愿再走出舒适区去行动了。
所以,懂得这个“知识”的人,是不会抱着“鸡汤”上瘾的,因为他们懂得,“鸡汤”虽能激励自己,持续的行动才是成长的根本,而成长带来的快乐才是最具价值的。
03
为什么《论语》没人说是“鸡汤”呢?因为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已经被经典化了,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但我们还是可以自动脑补一下,假如《论语》不是一部经典,假如把《论语》变成白话文,假如把作者改成于丹,结果会怎样?你懂得!
没错,问题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听了那么多道理,你实践了吗?读了那么多书,你的方法对吗?工作了10年,你只是工作了10个一年好吗?你努力了?你不过是看上去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