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6)喻梓家
第二次来到狼山,便被她深深震撼。
十年前,年幼的我对她并无多深的印象,更谈不上有什么感触。今年夏日,顶着炎阳,我再次走近了她。其实这座小小的山也是夏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呢。
未及山脚,远远望去,翠绿的树木遮掩了她的真容。那绿如一团丝线,只一眼便缠住了我的心房。山顶上的寺庙在绿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如娇羞的少女,不愿让人轻易打开心防。
我终又踏上了她的脊背。一股清凉舒爽的气息充盈着我的心房,身心了无杂尘,畅快无比。三五个孩童想必是跟随大人来此地休闲、玩乐,好似并未感觉夏的酷热,他们跑着、追着,笑着,闹着。满径铺满了清脆灵动的笑声,跃动着活泼欢腾的身影,这着实为狼山添上了一抹亮色,一缕生机。
拐入一条羊肠小道,眼前绿荫如盖,葱葱而立 ,摇曳引风,簌簌似歌。暑气刹那间消散,漫步绿荫下,幽香款款袭来,心情就像一艘鼓满清风的帆船,充满了欢悦。骤响于耳的蝉鸣间夹杂着安详厚重的钟鸣,不觉中已登至山顶。
黄墙黑瓦的广教寺赫然眼前,里面传出阵阵诵经击鼓声。位于它的“大雄宝殿”后的便是支云塔,它始建于北宋年间,历史上曾一度香火旺盛,如今已是南通人虔诚拜佛的首选之地。绕寺院一周,我惊讶地发现,肃穆庄严的寺院外竟丛生出一簇簇新绿,它们无惧烈日的直照,生机勃勃,挺立向上。或许古老的支云塔也是凭着这份生机而得以屹立至今的吧。
站在狼山的肩头眺望波光粼粼的长江。江面上,白鸥翔集、浮光跃金,打渔归来满载各类江鲜海味的小船正在靠岸,泊入码头。看啊!不远处的南通港,一艘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轮正准备启航,驶向全国各地,驶向大洋彼岸。勤劳的南通人啊!你们为南通披上了一层新装,涂上了一层亮色。是你们将蓬勃发展的南通面向世界,推向未来。
那人、那绿、那焕发生机的支云塔,那蓬勃向上的通城。它们正是这夏日里最亮丽的风景,在通城发展的路上傲立,播撒美丽。
(孩子,绿,塔,城,彼此间有啥联系?生机吗?稍有点牵强,感觉分量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