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人之常情,我们就是在喜怒哀乐惧的音符里才有了生活的主旋律。每一天都是在各种情绪的累积里,享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咸。
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脾气比较躁的人,在心里很容易燃起小火苗。特别是有了宝宝以后,婆媳之间更是容易让自己心里闷火。有些事面对公婆不能直言,只能一个电话打给远在他乡的孩子爸爸,对着他各种发泄吐槽。
就像今天,临近吃饭,因为公婆来我娘家送采摘的菜,顺便把宝宝和我接回去。但是那个点真是马上要吃饭了,我拒绝了。“如果老想,那你把孩子接回去吧,我下午自己回去。”婆婆立马应声,然后抱着宝宝就走了。我很生气,不论是来的那个时间点,还是最后抱着孩子就走的结果,我是真的不开心的。然后一个电话打给他,却又生气的说不下去,他猜出来因为什么,去了解了情况,然后劝解我。
婆媳之间相处真是门学问。两个不同家庭的人生活在一起,吃喝拉撒各种生活习惯都不一样。非要强行的去适应彼此,真的是每天都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摩擦。愿意改变的一方不断去调整自己,不愿改变的还是做强硬的自己,就是一场拉锯战,看谁斗得过谁,或者看谁打的过自己的内心。
但是,相处之道很多时候我们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因为某件事情当时发生了矛盾,就不要再去牵连到以后毫无关联的事情上。就比如今天的事情上,我当时很生气,甚至表现出了生气的情绪,说话语气都不太好了,但是晚上回去的时候,我还是心情平静的面对他们,并没有把中午的怒火燃烧到晚上,大家还是快乐的聊天。
曾经看过一句话,“婆媳就是婆媳,不要试图去改变这层关系。”婆媳关系,是一门学问,一门深奥的学问,一门所有女人都需要在生活的历练里一直研究的学问。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同时认为婆婆就理应给儿子带孩子。然后大家作为一家人就一直长期生活在一起,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产生的摩擦就会接踵而至。
所以,与父母之间一碗汤的距离是很合适的,既能互相照顾,又不会因为天天都生活在彼此得眼皮子底下,很多事情都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有矛盾。但是这又牵涉到,现在的生活压力让很多人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相近小区的两套房,这是他话。
古言道“父母在不远行”,小时候享受了父母带给我们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长大后总想四方闯荡,功成名就,锦衣还乡。工作生活里的各种,经常会让我们忽略在家挂念我们的父母。有时候会因为父母的唠叨嫌烦的挂断电话,会因为父母不明情况的“说教”生气,会因为父母关心的安排恼火……
但是,别忘记,面对这些生气的火苗,冷静熄灭,因为,都是“关心”惹的祸。更不要让火线延长,造成更深的矛盾往往没有必要,反而一旦失去,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