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和践行,需要的不是毅力,而是让人能够长时间、有效、持续的机制、方法和内在动力。
知觉领域里有一个词叫“功能可供性”,简而言之就是“让人不由地想做某事”。
比如,看到家里放着垃圾,不由地就想把垃圾扔出去;
看到游泳圈,就不由得想去海边;
看到气泡膜上的气泡,就不由地想把它们捏碎。
想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关键在于设计一个让人不由地想学习的机制。
这个机制可以是:
一群拥有共同目标的学习伙伴,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你会觉得勇气和力量倍增。
在社交网络上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展,把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写到各类社交平台上,通过给自己施加压力,强制执行力就会大大提高。
学习和工作上有所进步时,奖励自己一份美食或者心仪已久的东西,让学习和践行的欲望与奖励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可视化”学习和践行,设定每天想要达成的目标后,在一天结束时回顾一下是否完成了这个目标。
只有不依赖毅力,导入能够促进自己不断学习的机制和内在动力,才能让自己自发地想去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