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中午接到小饭桌老师的电话,接通后第一句话就是:“孩子带钱你知道吗?”“不知道,老师发生什么事了?”接着就是老师描述孩子中午放学自己去买东西没有按要求排队没有告诉老师,听的出来老师有担心有生气。此时,我回想到了早晨出门时,小乐从房间出来,两只小手往一起攥,好像手里拿着什么,眼神看我的时候也有怕被发现的小心,哦,原来是拿的零花钱。
接着我即刻进入了反思:从幼儿园起,孩子就有了强烈的想自己做主管理自己钱的愿望,经过商量,压岁钱还有家人给的零花钱,整数妈妈替保管存进银行,留下零钱自己支配。说是自己支配,我也参与很多意见,担心他什么都买,希望他能养成有计划花钱的习惯。因此,我给了他很多限制,经常是这样的对话“妈妈,我想买xx”“为什么买?不是家里有吗?有什么用呢?买个别的吧”等等这样的制止。今天孩子这样的举动一下点醒我,既然给了孩子自主权,但是我却还在控制啊!虽然不是很强制,但是孩子感受到的是“我想买的,妈妈肯定不同意”,然而他内心又有一个自己的声音“那把尺子特别好看,我喜欢我想要”,这两个声音在孩子内在发生冲突,可喜的是他自己的内心做主了,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决定自己买。
需要做出改变的就是我了。于是,放学接了乐乐,我们就商量了更具体的方案:10元钱之内的东西,告诉妈妈想买什么就行,买不买自己决定。10元以上的,妈妈给建议,共同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