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我将要升入高中,于是总有人或明示或暗示地对我说——“青县一中”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地方。虽然在心理上总觉得那个地方遥远而陌生,但是在物理距离上,高中学校只比初中学校远了不到一公里,所以我还是决定走读。
第一次难忘的后怕
这个时期,村里的小伙伴们大部分都不再继续上高中,有几个读高中的小伙伴为了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都选择了住校。所以后来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骑车。幸运的是,路上却不一定孤单,偶尔就会碰到熟人,从而搭伴一起回家。本来只是相安无事的搭伴,却发生了一件我永远后怕的事情——那天碰到的是一个骑电动车的骑伴,为了和它并驾齐驱,我就像一个小马达一样飞快的蹬着脚踏板。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是他减速而是我加速,我忍住大喘气,就这样“飞快地”和他聊着前进……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猛然发现我已经到了要左转的三叉路口,“我拐弯儿了!”。话音未落,我已经双手向左打把,一边赶紧轻刹车,一边扭曲着身体和自行车,“好嘞!”他的话音没有入耳,我已经到了马路对面。这时,我突然想起来,我竟然没有观察过往汽车,硬是“闭着眼”横穿了马路。“万一刚才有车路过,我会……”我简直不敢继续想下去,这个后怕,我永远忘不了。另外,过马路要提前观察车辆这个事,同样再也没有忘过。
孤单不孤独
高中时期,依然是一天四趟两个来回,早饭后上学路和中午的往返路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大部分时间感觉真的很无聊。所以,就开始摸索一些比较熟悉的走读同学的上学和放学的规律,一旦等着放学铃响起之后,总是第一个冲出学校,故意在这些同学的必经之路上慢骑。双臂拄着车把慢慢悠悠地踩着脚踏板,就是在等着这些同学,从而创造在某个时间“偶遇”——现在想来那个时候还真的是幼稚到了极点。恰恰是依靠这个特别的办法,我创造了无数个偶遇,打发了很多路上的时间。比如那个时候慢慢的和小朱熟悉起来,知道了很多他们班的事情;那个时候慢慢也和涛哥越来越铁,一直到现在;那个时候也会碰到佳,认识了她家的位置,上学真近;那个时候还经常碰到在青县“黑帮”里混朋友的浩哥,了解了无数个“黑社会”江湖上的帮派之争和声色拳脚……高一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度过了。
再后来到了高二高三的时候,学习变得越来越紧张,我们几个走读生也开始考虑省时间的问题,甚至商量着在学校附近合租一个民房,然而此事终究是一场玩笑。我却不太甘心,便较真起“走读生如何省时间”的问题了。有一天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一个人骑车的时候我不再搭伴,专挑偏僻的小路走,四下阒静无人的时候我就可以放心的双手离把,边骑车边背单词,边骑车边背课文,边骑车便思考物理模型,边骑车边复习知识点,边骑车边……就这样在车轮上,被我揉坏了无数张试卷和草稿纸。
第一张手绘地图出于无聊
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很无聊,在无聊中我有了新发现——如果后轮不打滑的话,牙盘每转一圈,自行车都是行进固定的距离。后来经过反反复复的测量,我算出了这个数字,现在只记得大概是4米多。利用这个办法我骑着自行车测量很多距离:比如电线杆路灯杆之间的距离、学校一边围墙的长度、南环路的宽度、某一条小路的长度、某个同学家到学校之间的距离等等。再加上那个时候,无聊而又惜时的我已经走遍了上学路上所有的大路小路,于是不知哪天忽然冒出来一个神奇的想法——为什么不把这些数字汇总,画出一张地图呢?毕竟所有地图册从来都不会标注这些僻静的小路的位置和长度。说干就干,自从有了这个任务之后,我骑车在路上便只顾数数,在等红绿灯的时候,脚的位置都要保持一动不动,在正常骑行的时候,竭力保持直线骑行,从而减少误差,还要注意车速不能过快,防止打滑,还要注意不让自行车滑行……总之那个时候的注意力超常地集中。不知道测量了多少个日子,我在高二那一年的除夕之夜,家人都睡下之后,我在桌子上铺开了一张四开的大纸,一边守岁,一边画出了这张原本只存于脑海中的地图。我惊异的发现,原来有的路不是正南正北的,有的路没有想象的那么近或者那么远。这我的第一张手绘地图,没有依靠任何电子设备,自己设定比例尺和图例,标注了十几个同学家的位置,画出了自己六年走过的所有的路。那时候没有手机,更没有某某圈,但是我对于地理地图的喜爱,对于骑行的喜爱,就是这样慢慢埋下了种子。
重拾最初的梦想
我想我现在之所以不排斥独处,大概就是有这段独行经历的原因。那时候我经常会在路上自言自语,甚至如果周围没有人的时候,我会用两种声调大声的说出来,一问一答,真的像是在对话一样。因为帮同学测量距离的事情多了之后,我偶尔会幼稚地跟同学说:“告诉我你家的具体位置吧,不一定哪天我就到你家门口了呢?”但是却正是因为这样的幼稚,我慢慢种下了自己第一个关于旅行的理想:走遍家里的每块砖,走遍泊渡口村的每一户家院,走遍镇上的每一个村子,走遍青县的每一个镇子,走遍沧州市的每一个县城,走遍河北省的每一个市,走遍中国的每一个省,走遍亚洲的每一个国家,走遍世界的每一个大洲,走遍太阳系的……哦,这个好像不行……现在回想起来,曾经的理想,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谈资了,于是也会觉得失落。
这两天打算先实践这个计划的一部分——虽然我是个普通人,还没有足够的资金做到周末打个飞的或者坐个高铁来逃离北上广,但是旅行不一定是奢侈的,只要普通火车10小时以内能到达的城市,我便可以每个月拿出一个周末,换一个城市生活两天,体验一下不同的城市氛围。这个月先去承德,而且又查了一下,河北周边省份都可以满足这个条件,两三年我都不一定走得完呢。如果你也想的话,欢迎一起上路,这可能会有点累,但是可以不必在乎小长假的高峰客流,也不必管那个城市好玩不好玩,我只是为了体验,我只是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梦想,带着最初的体验,因为我还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