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镇远古镇出发到西江千户苗寨,路程139公里,中午之前到达了苗寨。
被广场上盛大的苗家妹子拦门酒的阵势所震撼。拦门酒是贵州黔东南苗寨的一种古老习俗,是苗寨最为盛行和最有特色的一种迎宾方式。
中间是配满银饰的苗家小阿妹,拿着盛满糯米酒的酒杯;两旁,是拿着芒筒、芦笙的男人和盛装的中、老年的妇女;队伍的最前面,是一位银须的长者。芒筒、芦笙吹起来了,大家随着节律跺着简单的舞步。
进入苗寨我们包的车子进不去,换乘景区的电瓶车进入真正的西江千户苗寨,就像《桃花源记》里写得一样: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条穿寨而过的不算很宽的河就是白水河,也是苗寨的母亲河,吊脚楼依山临河而建,鳞次栉比,沿山坡层叠而上。
除了吊脚楼,风雨桥也是西江千户苗寨的另一特色建筑。主要作用就是关风蓄气,挡风遮雨,方便居民出行。
据说西江千户苗寨有五座风雨桥,桥上设有横置牌匾,横匾中出现最频的就是汉字“僦”字,“僦”字即苗语的桥,在汉语里读去声的“jiu”。我和应MM跑遍了整个苗寨,居然发现有七座之多。
【嘎铥僦】风雨桥 左至右正读,读音“ga diu jiu”;意即“螃蟹桥”,当地人习惯直称其为二号风雨桥 。
风雨桥的柱脚上,雕刻着不同的图案,仔细观看,纺线、织布、刺绣、放牧......无不充满着浓浓的生活味儿。
作为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最完整的地方,那建在半山间的吊脚楼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独具特色。只有静下心来仔细看那些吊脚楼,才慢慢品味出它们经风历雨的沧桑,这里的苗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不曾走出大山,他们的木屋或许一百年或许二百年,很古老很陈旧很破烂了,有的已经摇摇欲坠,看得出生活的困苦。间或有一两家新修建的,黄黄的,颜色很新鲜。他们繁衍生息,背靠青山,脚踏绿水,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简朴生活,当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闯入这里之后,原有的一切发生改变,是否还有原初的淳朴,是否能保留原初的风味呢?
这里的演出性价比不高,震撼不足,商业化太浓,中午场免费观看还凑乎。
既然来了西江千户苗寨,我们也绝不错过品尝独具特色的西江千户苗寨“长桌宴”,感受一下“长桌宴”上苗家的民俗风情~ ~这种长桌宴是西江千户苗寨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几张低矮的小长桌拼成的大长桌,桌上摆满了苗家菜,从一头望去尤为壮观 ,腊肉味道不错,米饭是苞米拌大米,挺香。
走进苗寨,感受少数民族风情,最能接地气的就是吃长桌宴,而在长桌宴上有一种酒喝法叫‘高山流水’能让你喝到怀疑人生。 同行的伙伴也顾不上同伴能不能喝,纷纷拿出手机、相机围观、记录,甚至鼓掌叫好,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来到西江,观景台不可不去,观景台位于西江千户苗寨对面的山顶上,是欣赏苗寨的绝佳地点
依山傍水而建的青瓦吊脚楼密密匝匝、鳞次栉比,几乎遮盖半座山体,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木质结构的房子沿着山层层叠叠的向上,错落有致;建筑年代久远的木屋子有些许的破败,更显自然与古朴。
从观景台下来顺着公路走可以看到田园风光区,一眼望去,层层梯田,绿意无限,特别养眼。
西江古街就像绝大多数成熟的景区一样,已经具备完善的商业配套,大街上劣质却精致的银器,所有古镇里都会有的各式披肩,还有花花绿绿的民族风服饰,还是能让我眼睛里色彩斑斓。
由老人们所演唱的苗族古歌,风格独特,声韵浑厚,庄重肃穆 ,虽然听不懂,但还是深受感染。我猜测他们的年龄应该都在六七十岁左右,这些早些年生活在吊脚楼中的苗族阿妹们,成年累月与山风为伴与星月为伴的苗族阿哥们,在自己的家逐渐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景区后,便不再过那种闲适的山野生活,每天早出晚归地为游客表演成了他们的工作,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有人说没到过西江,你无法真正了解苗族,没逛过嘎歌古道,则不算真正到过西江。嘎歌在苗语里是小巷子的意思,嘎歌古巷是千户苗寨里众多的原生态小巷中的一条,只不过更有历史,里面囊括了苗族人民的众多文化符号。
这条巷子的顶上都挂上了五彩的古伞,进门不远处,就是古老的【苗绣】,一位老人家正坐在门前认真的绣着。
照片上的这个池塘,据说是苗族定居西江的源头。
感谢王金亮的亲家请我们一行人在“阿浓苗家”就餐。
餐厅的墙上挂满老板和众多名人的合照,有和徐沛东的,崔永元的,蔡国庆的等等。
来到苗寨,抬头不经意间总会发现各种造型的马灯,或廊檐屋下,或桥上路边。正是这些造型迥异的灯装点了苗寨的夜。
在西江的夜里,满目都是温暖的星辰,分不清是天上还是山上,那黑色中的光亮给你莫名的温暖和感动。
夜幕下又一次爬上苗寨的最高的观景台,对面山坡上的星星点点的灯光布满了整个苗寨,灯光下的苗寨宁静而浪漫。
经过一夜暴雨的洗礼,清晨的苗寨已然变成色彩深浓的世界,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偶尔传来的几声鸡鸣狗吠使得苗寨的清晨愈加静谧。穿寨而过的白水河也变得浑黄有声势了。
看不到匆匆忙忙的行人,只有背着背包的游客,走在青山板的街道上,看着两边山坡上那咖啡色旧的吊脚楼、独特的风雨桥,还没有开门的各种各样的小店,有点浑浊的白水河,还有那远处郁郁丛丛的群山,总感觉没有玩够,没有玩好。
这次的西江之行有点匆忙,只有安静地住下来,收起匆忙的脚步才能真正体会这里安静惬意的生活。清晨,晨光熹微之时,独自或者与友人去寨子外面的田间小路走走,夜晚去寨子里逛逛,寻一处合适的角落,细细品味,那才是该有的西江旅行。
总感觉西江苗寨被过度开发了,被商业化了,失去了神秘、原生态的美 。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大凡极为美好的人景总会在宣传作用下吸引大量游人。人们慕名而去一面是在欣赏,一面又似在破坏。好在,苗寨里依旧生活着大量的原住民,古朴原始的气息依旧完好地保存着。我想说的是:同样的风景,因为看风景的人不同,所以一切都不同。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悬念,苗家阿妹为啥头上都带一朵大花,这佩花有啥含义
ps: 感谢应MM的大量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