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的苦难岁月,母亲苦苦支撑, 海水浸泡的日子里, 我站起来是母亲的希望。当我能够展翼飞翔,妈妈倒下去却是我心中永远的太阳。常有友人问我何以喜欢听往日老歌,坦白的讲,我怕时光会磨蚀记忆的痕迹,在忧郁感伤的音乐律动中,我在努力捡拾记忆中的浪花,静默的翻阅昨日的情感日记,只有这样,我的波澜内心才得以平息,才能甜中知苦,才能时刻保存母亲温暖的肖像。谨以此文献给母亲。年少时曾读作家冯骥才的作品《三寸金莲》,通读三遍,甚为喜欢,因为里面有母亲的影子,母亲身受其苦,不能远行,我颇为不平。
外祖父家是个没落的封建社会家庭,能够证明家庭曾经荣耀的竟是母亲的三寸金莲,仅此而已,再无其他。我年纪小,对封建社会的认知、厌恶、憎恨是从母亲的三寸金莲开始的。
母亲身受三寸金莲所累,现在的人是理解不了的,有身体的疼痛,一日劳作下来,夜晚疼痛难忍,幼年时用布匹生生的缠裹成小脚,脚趾严重畸形,个中滋味无法体会。姐姐远嫁辽宁,山高路远,中途的倒车中转,年轻人都有些望而却步,母亲只有踮着一双小脚,登高望远,遥望儿女。其情心切,可想而知。一年,姐夫把母亲接走,那是母亲一生中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远行。返回时,是我去接母亲的,短短的一段路,母亲兴奋的像个孩子,不停的向我讲述一路的见闻和风土人情,说到高兴处,就笑个不停,那段时间恐怕是母亲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日子。
母亲是个健谈而有深邃思想的人,虽没文化,但通情答礼。虽不能远行,但却志存高远。她深知读书之理,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供我读书,即使再难从未打消过让我辍学的念头。虽没有孟母三迁教子育学的经历,我却能够感受到母亲传递的鸿鹄之志。母亲亲力亲为的精神对我影响较大,她虽为小脚女人,田地的庄稼成色一点也不比别人差,先后扶持大哥、二哥娶妻生子。1986年,我以高分考入当地一所重点中学,这是母亲一生的骄傲。让我远行高飞,是母亲的殷切希望。
1988年的11月,是我一生中最为黑暗的日子。21日,母亲的三寸金莲永远停止了前行的脚步。
母亲走的太累了,一双三寸金莲见证着苦难、坎坷而博大的一生,那是一个雪后初晴的上午,母亲安静的走了,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尽管有那么多的牵挂和不舍。雪出奇的大,雪厚盈尺,如同我的世界,挂满了冰花。
我站起来是母亲的太阳,妈妈 倒下去是我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