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

伤痛使你盲目,只看见自己想看的。这样的场景,大家应该很熟悉,因为每天都在上演。这出大戏,角色常更换,但情节从来不变,总是按部就班:发生、解读、情绪、评判、投射、失去连接、自我禁锢、负面能量、破坏性言行……这出戏,有时是内心独白剧,有时是双人秀,当然也经常是大阵容、大制作。而刚开始时,剧情通常很单纯,却越演越复杂,时间越长,角色越少,就越搞不明白到底“所为何来”。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我的另类解读是:你把别人想成那样,你自己就坠入地狱;如果彼此都把对方想成那样,关系就坠入地狱;如果一群人把另一群人想成那样,社会就集体坠入地狱。而这些“想”,从来都不是全部的真相。人一旦陷入自我的思维模式、情绪模式和行为模式,就业力缠身;一群人的业力纠缠,则陷入共业;身处共业的人,对真相看不见,也没兴趣,即使铁证如山也不信,继续上演“罗生门”。人到底要“让”什么?难道不是让出自己的“执念”?因为执念是一切“对立相”的源头。必须有人先放下执念,才可能重建人与人的连接,才有机会一起从地狱中解脱。谁先做?除了自己还有谁?这些看似稀松平常、无须在意的小事,由于在人的一生中大量重复,自然形成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而在这些“小事”上,因为每个人的态度和习惯不同,经过大量重复累积,必然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修行大师才会对弟子说:“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走路,好好呼吸。”因为这正是“把重点放在要事上”的高效能活法。多数人一生起心动念的次数超过百亿次,这些念头,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诱发我们的情绪,决定我们的人际关系、事业成败,以及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结论很清楚,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管好自己的“念头”。无论是追求高效能的有识之士,还是希望自己这一生能“好好过”的人,莫不致力于此。所以古今中外的修行者,才把这件事当作“第一要务”。

我如今的人生功课是尽可能提醒自己,想办法看见“自己在想什么”。尤其是当事情没弄好,或升起了情绪,或身体感觉不对劲时,我都会问问自己:“刚才我在想什么?”如果人一生要培养一个真正重要的好习惯,应该就是这件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在读书,读到“执念即是地狱”的时候感受挺深,到是感觉和我很久以前读的一个故事有相似之处。故事是这样的...
    禹宇阅读 4,282评论 0 1
  • 在书里读到一段关系的场景:你在餐桌上对伴侣说“早安”但没听到回应。你内心产生干扰,觉得对方不再爱你了。这想法带来了...
    读书小李人阅读 2,875评论 0 8
  • 当我们陷入一些生活中的不愉快或是困境中时,要怎样做才能摆脱不好的局面?一起来看看《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怎么说的吧...
    陈奕和阅读 2,286评论 1 8
  • 300天读书打卡第239天 《人生只有一件事》作者:金惟纯 在书里读到一段关系的场景:你在餐桌上对伴侣说“早安”,...
    李男Nina阅读 3,715评论 0 0
  • 今天在上班路上读到《人生只有一件事》,猛然间,遇到这么一个小故事,颇受影响。 你在餐桌上对伴侣说“早安”,但没听到...
    爱上流星雨阅读 2,62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