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出生,我们就在学习外界的一切,人天生就有学习的需求
在二十岁以前,不管是在学校家里还是社会,都有各种声音在向你诉说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一般不被要求从事学习之外的活动,学习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学习是主旋律。因此,也会有各种各种的测试来衡量学习的成果,给我们提供反馈。测试提供了标准,统一了游戏的规则,让每个人都可以阶段性的检测自己在这场游戏中的位置,以使自己随时调整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走出校园之后,学习不再是主旋律,也不再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则去衡量我们的学习情况,但我们隐隐告诉自己,学习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终身学习。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订阅大量的公众号,不停的刷各种文章,要是舍得花钱,会去买各种知识付费的课程,自主性更强一些的还会买很多书来看。在这些内容里面,会有大量新奇的观点和信息不断冲击我们已有的认知体系,这种冲击使我们产生持续的获得感,而这种获得感让我们以为我们是在学习。
然而,这真的是在学习吗?还是只是在掩饰自己的懒惰
低品质勤奋
龟兔赛跑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一个美好的精神,目标专一并且不懈奋斗,我们终将走在其它人的前面。但这个故事没有告诉我们的事,如果勤奋的姿势不对,我们将会浪费大量的生命,最终也很难到达想要的终点。
对身处信息时代的人来说,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就是信息无所不在,这也使信息成为最为廉价的东西。在朋友圈里,在微信群里,在各种资讯类,学习类等app里,随手可以获得从心灵鸡汤搞笑段子到人生哲学商业思维的信息,信息洪流不断的冲刷我们,持续的冲刷让我们感到满足,感到快乐,感到新鲜,甚至感受到一种对世界的控制感。这些综合的感受,让我们以为我们是在向上,是在学习,是在勤奋。沉浸在这种勤奋当中,时间则缓缓和你失之交臂。
焦虑这个词最近几年很频繁出现在了年轻人的茶余饭后,这种焦虑到底来自于哪里呢?信息的快速流动使每个人对快慢有了新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一种宏观的心理预设,不局限于单一场景。就是说,每个人脑袋里都安了一个计时器,这个计时器影响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法面面,一件事的发展一旦比我们心里预设慢,并且自己不能控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快速抓取身边的“信息药丸”一顿猛吃,可能是为了确认自己没有落下,时刻保持对世界最新事件的关注。也可能是为了在认知上寻找一点优势以平衡其它地方的劣势。就这样,我们陷入了低品质勤奋的陷阱
知识网络
人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神奇装置,人类对这个世界的学习和认知全都依赖大脑的的工作,可以说,一个人的一辈子就是在对抗和利用大脑的历程。大脑里有一百万亿个神经元,在我们学习的时候,作为信号的声音或文字或视频通过感官系统转化为大脑所能传递的信号,这些信号进一步刺激大脑里的神经元之间产生链接,链接的过程就是我们产生记忆的过程。然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输入大脑的信息一天之后还剩下36%,一周之后就只剩下13%。所以如果只是单纯的不断输入信息,这些信息也会不断湮灭在这无尽的大脑里。
有效的办法是,像大脑的神经元一样,让知识也形成网络。信息进入到大脑以后,大部分都会遗忘,但终将会有一小部分信息碎片遗留下来,长久的储存在记忆里。这是怎么发生的呢?答案是,这些碎片可能在你的大脑里找到了一个钩子,以使它能躲过艾宾浩斯遗忘洪流。这些冒出来的钩子的下面,其实就是你已经具有的知识网络,他们彼此相连,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结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给他添砖加瓦,扩大和加固这个知识网络,让这些知识彼此之间相互引用,相互调取。
现在一天产生的信息量,就相当于200年前的一个英国人一生所接收到的信息总和。所以,并不是所以的信息都要加入自己的知识网络,而是去找到具有概括性,结构化和启发性的信息加入进去,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总结,去提炼,去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500多年前,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这句话影响了古今中外很多有名的人物,像清朝名臣曾国藩,日本明治维新设计师伊藤博文。在现在的中国,习近平主席也多次强调知行合一,要求干部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和作为
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的统一性,不能割裂开来,他们是一体两面。回到我们自身,要怎么做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从知识的角度,我们每天都会学习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大部分顺着艾宾浩斯遗忘洪流而流走,小部分附着在我们知识网络结构的外层,成为网络的一部分。然而这个网络实际上也是动态存在的,在扩大的同时也在缩小,对此我们必须要去运用知识
知识的运用可以有非常多的场景,可以是跟人聊天或分享的过程,也可以是自己写作或者情去执行项目的时候。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里,作者把人类思考框架分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指不受控或者无意识的思考模式,而系统2是有意识并且受自身控制的思考模式。根据这个理论,可以把知识运用的场景分为:启动系统1的场景和启动系统2的场景。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去增加和创造启动系统2的运用知识的场景
总结
获取信息的需求已经是人类后天养成9大需求榜首的需求,在这个需求默默的驱使下,我们不厌其烦的刷着各种文章,看着各种视频,获取各种信息,有时候甚至觉得这是在学习,却不知这可能已经是一种本能。停滞于满足本能需求,很难有更近一步的突破,人类社会的辉煌不仅仅来自于本能的驱使,更是要冲出本能的束缚,探索未知和挑战已知。作为个体,我们应该超脱于对知识的本能需求,启动系统2的思考模式去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然后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