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爱新觉罗·毓鋆倾心讲授私家国学
以古人的智慧 启发我们的智慧
老师讲《老子》,亦由致治着眼,字字见谛,通俗入妙,并以为“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之精深,不读孔子不知中国文化之博大”。谨节录所言,蠡窥其要。
老师讲学的态度:
以古人的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
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
老师讲《老子》的要点:
《老子》是一部言政治最高之术的书。这里要注意,他讲的是政治之术而非政治之学。
研究《老子》必知几个原则:“以静制动、以弱胜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见第一章)
悟得老氏妙,申韩弊可调。
书,就是个启示,怎么想都行,在乎去悟。
老子最重要就是“反”字。道不是空的,得有对象,得有用。如何有用?“反者道之动”。第二章以下讲的都是“反”。什么是“反”?“不随于所适,其体独立”,这就是“反”。(见第二十五章)
“无为”的境界就是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到“无为”的境界,自己得一点私都没有,那才是真的“无为”,如果有半点私意,那都是有为。人若是真到了“无为”的境界,则没有不能做的事。像我们一要做事,便有许多私人的利害要考虑,那便是有为。儒家最重视“智、仁、勇”三德,以智、仁、勇为至高之境。然仁者施无求报,一切本着良心去做,尚还可以做到。至于“勇”最难,因为“见义不为无勇也”,要勇则“见义必为”,“见义必为”就是牺牲……“见义必为”,就得“无私”,无私之为就是“无为”。(见第四十八章)
无为有始,有为名母,故道其非常道,名其非常名。以无御有,循有辨物,督物以为经,故五千言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结其志则(责),深(身)体斯言,则知老氏立说之旨矣。(见第一章、第八十一章)
以上略述老师讲《老子》原委、语丝,至若师说精义,万不及一,识者深味细玩,必有益于己,有益于时。于此仍以“老师说”及老师所赐联语作一小结,并与大家共勉:
老子之学,在今天,尤其在政治上,特别有用。但必要去悟。不要我这一说,下课就完了;回去,必要去悟。各人有各人的智慧,我们讲过很多“要道”,给你们一点启示,你们了解时事越多,体悟越深。要是你们天天连报纸都不看,那就只有姑妄听之,根本不知说些什么。像我现在说的,许多同学就不了解,讲到哪儿?讲到什么地方?什么事儿?根本就不知道。
读《老子》真有用,指哪打哪。从小的讲,有益于时,有益于事;从大的讲,有益于人类历史。那才真有益于一个时代。所以我们必要善用智慧,冷静地看历史,一代中究竟几个是有用的,多少人仅是点缀品而已。
有的同学说我们以儒家的观点讲子书,那就错了。黉舍不是以儒家的观点讲子书,不像太老师当年那么文明,我们恐怕同学不明白,讲书已讲到血淋淋的地步。今天若是给老先生们听到我们这样讲法,一定跳脚大骂,因为我们讲的比法家还厉害,比法家还法家。原因就在于我们怕同学误解了,不知道如何用。遗憾的是同学听课不常听,一段段听,常缺课,得不到好处,还乱晕晕。像讲这话的人,必定不常听我们讲书,可能有一次我们讲得近乎儒家,他听了去便以偏概全,作了结论:
修炼确知时代所必需要的智慧,
养成引导群生走上正轨的胆识。
本书之成,承徐泓学长、王镇华学长、孙中兴学长、贾秉坤学长、李协展学长等人拨冗审阅讨论,提供宝贵意见及资料,更见同门切磋之谊,谨此略致敬意及谢忱。又陈彦君女士义务设计老师漫画式人物,亦于此致谢。
编者谨识
来自皇家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爱新觉罗·毓鋆倾心讲授
潜心读书一百年 专注讲学六十载
师从陈衡恪、陈宝琛、罗振玉、叶玉麟等,私淑熊十力,终成一代大儒曾被蒋介石监禁于台湾,
高龄106岁,专心讲学,受业弟子上万人,遍及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