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完这一生——《人生效率手册》读后感

今年读完的第21本书,张萌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萌姐的输入与输出体系,来谈谈看这本书的感想,这也是我前进遵循的方法。它在我每天的晨间日记中,每天看一遍,对自己讲一遍,告诉自己该做什么。

我也将这个体系教给了身边的几个朋友,希望可以帮助到他们!

一、输入体系

1. 阅读。我对文字的接受程度很低,一篇几百字的文章都无法好好读完,也理解不了其中的内容和作者传输的观点,更不说深层次的剖析。这可能就是自己一直以来语文水平低下的原因。

    1. 早起阅读书籍。用最好的精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2. 碎片时间听书,例如地铁上、等人/车时……

2. 交流。萌姐的“以人为师”计划,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3. 上课/会议。

4. 行走。人生百国!不是照片中的到此一游,而是脑海中的所思所想。


二、自我管理体系

1. 时间管理。对自己负责,就是对自己的时间负责!

2. 目标管理。

    1. 七个人物法,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

    2. 目标分解法,细化大目标到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十年、五年、三年、一年、每个季度、每月、每周、每天、清单。

    3. 单点突破法,实现大目标下的每个小目标。

3. 效率管理。清空大脑,番茄工作法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

4. 健康管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1. 村上春树30多岁开始跑马拉松,我们却止步在5公里,甚至是那一小步。

    2. 每天喊着健康饮食,嘴里却吃着垃圾食品。What you eat is what you are!


三、输出体系

1. 写作。每天、每周、每月、每年、每个项目……一次又一次的总结,文章的输出,是社群小伙伴的相互学习,也是自己写作、总结、逻辑的一个提升。萌姐每年一本书的程度暂时无法达到,但我们每次的自我总结是踏踏实实可以完成的!

2. 实践。敢比会更重要!

3. 演讲。学会的最高标准是会教!

读书的过程中用软件做了思维导图,但好像因为内容太大,无法以图片的形式储存。

我的概括、总结能力,还是相差甚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次读这本书,低落的情绪总会回弹几分

每次听萌姐的课程,总是满满的正能量,好像从来都不会累!虽然有时候萌姐会说自己很累,但她的表现却没有疲惫感。

是什么支撑着你这样坚持?我真的很想问一句:累吗?

想没有谁的人生是不累的,差得就是每个人对待“累”的方式吧!

所以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却是庸庸碌碌、每天抱怨地过了一生!

可能我的理解存在很大的错误,但却已经是我目前能理解的最大程度了,也许十年二十年后会完全推翻自己现在的想法。

学习,永远在路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