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十里洋场,灯火阑珊,华丽迷人,摩登时尚;即使是里弄某处不起眼的二楼,也可能是座个性十足的咖啡馆。整日浸染其中,上海人自然是有着品位,他们讲究时尚、追求繁华,不管是社会高层还是底层的人们,都不会降低心中对生活品质的标准。他们是瞧不起外地人的。上海人的骄傲,来自于这座城市的熏陶。这熏陶可不是现在的灯红酒绿,而是从旧中国上海滩就开始了。
王安忆的《长恨歌》,开篇就描述上海城市的里弄。作家对上海城市的灵魂了解得太深彻了,深谙要想树立上海人的主人公形象,必要先把上海城融进读者的心。《长恨歌》写了上海女人王琦瑶的一生。我读小说,感觉作者是将王琦瑶注入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灵魂里去写的。王琦瑶是当时旧上海选美小姐的第三名,美丽时尚,不管是年代如何变化,主人公一生如何变换,心中对发型霓裳、西餐咖啡的追求和品鉴不曾变化的。她的骄傲其实是旧中国其他地区与大上海的繁荣华丽的巨大的落差中积累而来的。
《长恨歌》,恨从何来呢?我从小说开篇就在思索着答案。花艳易谢,韶华易逝,是一种恨;风月依旧,霓虹已换,风月便不似当年风月,也是一种恨;王琦瑶的美丽不能换一生幸福,命运多舛,结局悲惨,又是一种恨;王安忆写的是哪种呢?亦或是都有?亦或是有其他?
我觉得,王琦瑶命运悲惨与上海的繁华形成了巨大的对比,确实让人唏嘘。但是她骄傲也好、孤傲也好、清高也好,一步一步地走向悲惨结局,是她在每个关键节点做了错误的选择,错过了某个时光,某些人。要说恨,这也是一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