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大家应该都听过投入 1 万小时,才能成为专家。虽然这个理论被广为传播,但是它并不正确。或者说,至少它并不准确。
《异类》中提到的 “一万小时定律”,理论依据来自于神经学家的实验。然而,实验对象只限于运动员,音乐家和棋手等。也就是说,并没有实验证明,该理论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另外,科学界也有很多人对 “一万小时定律” 提出了质疑。
有文献指出,练习技能,时间长短起的作用并不大,而且,时间长短只对游戏、音乐和运动有帮助,对于教育事业和职业的帮助很小。
即使对于有实验数据的国际象棋领域而言,要成为专家,练习的时间也是从 3000 小时到 25000 小时不等,平均 6700 小时。
所以,一万小时定律是一个被曲解的定律,不论是在时间的数量上,还是在适用的领域范围上。
◆什么样的理论容易传播◆
也许你会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广为熟知的理论其实是被曲解的?它们又是如何在传播中被曲解的?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还得弄清楚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理论容易被传播?
一般来说包括两个要素:形象生动和简洁。
形象生动的理论容易被传播。前段时间参加了重庆霸王课的私享课,蒋萍老师提到了一个性格模型:动物性格评测。该模型把人的性格分成了四种类型,并且用四种动物来代表,分别是老虎,孔雀,猫头鹰和考拉。
关于性格的模型我也接触了不少,可大多忘记了,只有这个模型印象极为深刻。究其原因,除了蒋萍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之外,模型本身也很容易被人接受。
模型中提到的四种动物,我们都很熟悉,并且已经对它们形成了特定的认知。比如,考拉动作缓慢,老虎则是威风凛凛。
把这些深入人心的动物形象,和人的性格特征相联系,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性格理论,变得活泼生动,易于理解。比如,考拉的性格特征是慢性子,注重人的感受。而老虎的性格则是雷厉风行,更注重事情的完成情况。
你可能又会问了,那为什么用熟悉的动物形象代表性格,我们就记忆深刻呢?
这是因为动物性格模型符合大脑的认知习惯。记住动物性格模型这个新理论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而人脑只能通过与旧知识相关联,才能掌握新知识。
还记得吗,我们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为了记住单词的发音,会在单词旁边标注上发音类似的汉字,比如电影黄飞鸿里面那句著名的 “爱老虎油”。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前些年,经济学领域的一个模型广为流传,它和动物性格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可能已经想到了,没错,它就是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互联网将小众需求收集起来,也能形成大市场。
这里的 “长尾”,指的就是恐龙长长的尾巴,虽然尾巴很细,但是积少成多,规模也不容小觑。
除此之外,还有木桶理论,以及后来的新木桶理论,这些理论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理论,你还能想到哪些?
除了生动形象外,广为流传的理论,还有另外一个特点:简洁。喜欢读书的同学,一定都听说过《如何阅读一本书》。这的确是一本经典书籍,但是内容繁杂难懂,我当初也是硬着头皮,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啃了下来。
看完这本书之后,接着又看了拆书帮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中提到的便签法简单易学,只有三个步骤,分别是阅读片段、复述知识、描述相关经验以及如何运用。
看到便签法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种方法我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看过,但是由于使用过程繁琐得多,所以我没留下太深的印象,更不用说使用了。
人脑的记忆容量真的很小,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记忆的容量只有7±2个单位,更多的内容就无法记住了。
举个例子,你平时是怎么记手机号码的?我会把 11 位的手机号码分割成 3 段来记忆:xxx-xxxx-xxxx。也许你分割形式稍有不同,但是绝对不可能一口气记住全部 11 个数字。
方法简洁,不仅容易被记住,还容易被接受和使用。关于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行为心理学家曾做过专门的研究,结论是要符合以下 3 点:
1. 对方有做这件事的意愿;
2. 要提醒对方去做;
3. 过程一定要简单(这是最重要的)。
随着现代人的时间不断被碎片化,时间管理的理论也越来越流行,你用的是哪套时间管理方法?番茄工作法?还是 GTD?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想必你也听过,没错,就是那本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传记《奇特的一生》。
这本书这些年流行起来,想必也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注重时间管理。但是,书虽然流行,书中关于记录时间开销的方法,却少有人去实践。原因想必你也猜到了,没错,这个方法太复杂了,不仅要记录生活中每件事所花的时间,每周、每月、每年还要进行整理。正好印证了行为心理学中的第三点。
相比于记录时间开销的方法,番茄工作法和 GTD 的方法就简单多了。比如,番茄工作法的核心只有两个数字25 和 5 :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
◆理论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如何被曲解的◆
具备生动和简洁特征的理论,大多都广为传播。然而,广为传播的理论,却未必是正确的理论。
比如,在文章开头提到的 “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被曲解的一个理论。还有一个被曲解的理论,它比一万小时定律还要深入人心,很多社群活动也以它为周期。可能你已经想到了,没错,就是“ 21 天养成习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相信,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 21 天,以致于很多活动都以 21 天为一个阶段。其实,21 天的说法来源于医学上的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发现,断了肢体的人,一般会在 21 天后习惯断肢的状态。
后来,这一研究结果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曲解,竟然变成了大众的共识:养成一个习惯需要 21 天。其实,我们自己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有的习惯容易养成,有的习惯难以养成,不可一概而论。
比如,早上喝一杯水的习惯容易养成,而早起的习惯难以养成;闲暇时玩手机的习惯容易养成,而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难以养成。
误传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大家小时候都玩过传话的游戏,十几个人排成一列,依次把自己听到的话传给下一位,结果往往是,最后一位听到的话,与原话大相径庭。当然,这也正是我们喜欢玩这个游戏的原因。
除了娱乐之外,传话游戏还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容易被扭曲。
现在,我们基本上清楚理论是怎么被曲解的了。理论在传播的过程中本身就很容易被扭曲,而在这些被扭曲的版本中,那些形象、简洁的版本的生命力更强,传播得更广,比如 “21 天习惯养成”。
更何况,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进行曲解,比如人体需要补充益生菌和鱼肝油,都是某些商家通过广告等形式故意误导消费者。
即使这个理论没有被扭曲,如果它本身既不形象也不简洁,也不会被广泛传播。所以,由此可知,在我们所了解的理论中,有不少都已经变了味。
其实,不光是理论,连那些我们从小就熟悉的名人名言,也有不少是断章取义,比如爱迪生的那句名言:成功是 99% 的汗水加 1% 的灵感,至于 “但是 1% 的灵感比 99% 的汗水更重要” 则被 “阉割” 了。
◆如何识别被曲解的理论◆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信息被误传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对信息进行识别和过滤,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避免自己不被误导?这里给大家提供 3 个方法:
1. 途径可靠
家长总是教育孩子,食物不能乱吃,否则会吃坏肚子。东西不能乱吃,信息当然更不能随便接受,否则坏的可是你的脑子。
就像买食物要看品牌一样,接受信息也要选择可靠的途径。一般来说,途径的可靠性顺序是这样的:文献>书籍>网络,行业专家>普通作者。
2. 怀疑态度
对于信息,不能边听边信,就算没有被扭曲,也要弄清它的具体应用场景,伟大如牛顿,他提出的 “力学三大定律” 也只是适用于宏观领域。
哪怕是了解了所有的细节,它也有可能是错的。科学不就是在犯错和纠错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吗?所以,要带着怀疑的态度,结合知识和经验,做出自己的判断。
3. 追根溯源
互联网虽然使得很多信息被误传,但是想找到信息的源头也容易了不少。所以,当你对某个信息有怀疑时,不妨去查询它的原始记录。
最后,给你布置一个作业。下面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理论,甚至某些名人都引用过它。你该如何判断它的真假呢?
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一个沟通模型:梅拉比安法则。有效的沟通技巧应该包含三大要素:肢体语言、声调和说话内容。其中,55% 来自肢体语言,38% 来自声调,只有 7% 来自说话内容。
如果你的朋友被曲解的理论误导了,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 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