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凉十五
-1-
如果从《白鹿原》的五个青年(白孝文、白孝武、黑娃、鹿兆鹏、鹿兆海)里选一个做夫君,你会选谁?
我猜大多数人会选鹿兆鹏兄弟,可我最想嫁给黑娃。我一向比较喜欢有点黑的男生,像沸羊羊一样,很有男子气概。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黑娃在我眼里是个善良、有担当的人。
从鹿三对白嘉轩的忠诚和黑娃与白孝文的对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仁义是奴性的催化剂,而沾恶的人性更有助于解放人性。
白嘉轩是个仁义的人,在他心里鹿三从不是下人,而是家人。他称他“三哥”,让女儿认其为干爹,更嘱咐孩子们将来要为鹿三养老。
但他的仁义实际上更加深了鹿三的奴性。
鹿三本性憨厚勤劳,可在得知鹿子霖让他坐牢时,他没有忍,而是骂,还一心要向鹿子霖讨公道。从这可以看出,谁都不是天生就愿意被人欺负的。
但为什么说鹿三有着渗透入骨的奴性?因为没有压迫就没有反抗。
他是个封建主仆思想根深蒂固的人,白嘉轩对他的好反而强化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认识,他的懂规矩实际上是一种卑微的表现。
他一方面感激白嘉轩,另一方面又对白嘉轩心怀愧疚,所以即使白嘉轩待他如亲人,但他对白家却是恪守本分也保持距离。
-2-
黑娃一直活在父亲对白嘉轩的仰望中,后来白孝文对他的轻视成了激发他反抗的重要因素。父亲越让他觉得白家好,他就越反感白家的高高在上和白孝文的傲慢。
生而为人的最初,我们都不是愿意服输的人。
小时候的黑娃特别让我心疼。他生来就是穷人家的孩子,父亲对他的教育也是动辄当众言语侮辱、拳打脚踢,完全不顾及他的心情。
长工儿子的身份让他觉得在众多小伙伴中低人一等,鹿兆鹏送他的冰糖和点心,让他对美好产生了一种压抑的向往,也唤醒了他强烈的自尊心。
他深知,如果和父亲一样当长工,这辈子都永远只能吃别人施舍的冰糖,所以他力图走出原上。
-3-
黑娃是个善良的人,主要体现在与小娥的爱情上。
和他共事的长工将小娥泡枣作为津津乐道的谈资讲给他听时,他不是和他们一样嘲笑,而是觉得说不出什么感觉地难受。小娥的父亲在他面前污言秽语诋毁小娥时,他不但不放在心上还坚决要娶她。
他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从不人云亦云,带小娥回来就安心过起日子,不再提她之前的伤心事。纵然二人结局不好,但至少在一起的时候两人是幸福的,从这一点上看,小娥真的没有相错人。
书中对于他和小娥相遇这段,有很多关于欲望的细致心理描写,他对田小娥的爱情更多的是始于少不更事的懵懂欲望,有多少爱,我不敢说。后来遭到族人反对,还仍然坚定地带着小娥去破窑洞过小日子也可以看成是他的逆反心理作祟。
但他与小娥不同于普通夫妻间的伉俪情深并不是将就着装出来的,他们的感情虽然平淡,但和谐幸福。
黑娃常常觉得对不起小娥,让她丢了好日子陪他受苦,他心里是怜惜她的。一个被世人唾弃的女子能得他如此珍爱,我不知道除了爱还有什么能解释他面对世人偏见仍一意孤行的勇敢。
他和第二任妻子的相处也和谐安稳,堪称夫妻模范,但已经缺少了将小娥放在推车中当众亲昵秀恩爱的激情,更像是充满烟火气的合作伙伴。
-4-
当田小娥和白孝文被他捉奸在床时,他不但没有责怪抓狂,反而威胁白孝文要好好对小娥。我在冷莹的书里看过这样一句话:“爱情本是锦上添花,当我还不是一块锦的时候,我原谅你花开别处。”如果我不能给你想要的生活,那我祝福你。
在如今这个时代,这并不难做到。可在那个男尊女卑、面子大于天的年代,这样绅士有担当的他真的把我感动到无以复加。
我一直认为,大环境虽然能够影响和改变人的认知,但本性是动摇不了的。鹿三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多少《罪全书》里的杀人犯,可黑娃依然孝顺他,哪怕他冤杀了自己的妻子。
在那个年代,有多少人敢像他一样,抛弃脸面和偏见去站在一个女子的身边给她依靠?不要说当时的农村人,就算是接受了新思想的城里人,也不一定能做到他这般。
-5-
当然,黑娃这个人物也是有缺点的,尤其表现在他闹革命的事上。
农协活动开展前,他去城里培训了几天,理解了一点皮毛就膨胀自大,聚集乌合之众砸祠堂。他读书少,是个庄稼汉大老粗,注定不能作为新时代的领导班子。后来他被迫出逃,田小娥的悲惨命运也相继而至。
但他有仁心、爱憎分明,当土匪时帮了革命者不少忙,而且看不惯白嘉轩的腰就只打他的腰,绝不要他的命。
从抛弃小娥独自出逃这点上来看,他是自私的。可换作我们,被当时的情势所逼又能做得比他好到哪里去呢?谁不是想着今天的分离是暂时的,明天我们还能重聚,谁会想到什么时候我们一转身,从此就不复再见?
他不过也是被命运裹挟着前进的人罢了。
-6-
黑娃闹过革命、当过土匪,最后被白孝文的保安团招安,又重新跪到他当初砸坏的祠堂、跪到朱先生门下拜师,只求学为好人。
很多人看到他的归宿,认为黑娃最后还是向封建制度妥协了,说这是他的局限性。
可我不这样觉得。
祠堂文化是糟粕吗?认祖归宗不应该?学为好人是错的?
祠堂文化并没有错,错的是族人一成不变、不论是非、缺少宽容的狭隘思想;黑娃虽被招安,但他一直心向鹿兆鹏,同他里应外合助力革命的胜利;朱先生代表的并不是腐朽的封建文化,而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圣人智慧。
如果他和白孝文狼狈为奸破坏革命,向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徐先生拜师,那才叫妥协,才叫局限。
朱先生说:“别人是先趸(dun)下学问再出去闯世事,你是闯过了世事才来求学问,别人趸下学问为升官发财,你才是真个求学问为修身做人的。”
就算放到如今,又有几个人敢说自己学习主要是为了修身做人呢?
浪子回头金不换,无论是不是妥协,只要是诚心悔过、真心学好,就值得被原谅。
愿我们放荡不羁出走半生,归来也能学为好人。
【附上白鹿原往期观感】
《白鹿原》之白嘉轩&仙草:我不懂什么是爱情,我只知道我离不开你
《白鹿原》之鹿兆鹏&冷秋月:抱歉,“读书人”其实是喂不熟的狼
《白鹿原》之白嘉轩&白灵:催泪父女情,爱是冲破一切束缚的原力
-----------------------end----------------------
Hey,我是十五,一个喜欢看书听故事,爱记录生活的伪文青。
如果善良美好的你喜欢这篇文,请帮我点个小❤❤吧,阿弥陀佛,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