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老师最近出了本新书——《韭菜的自我修养》,从“韭菜”的定义,特征、弱点、投资技巧、心态等等各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价值信息量之多,可谓给熊市中煎熬的新老韭菜们指明了方向。
何为韭菜?
你到底是不是一根韭菜呢?还真的不好说。因为“韭菜”的准确定义究竟是什么,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然而,从人们经常的造句,能看出“韭菜”一般指交易市场里的势单力薄的散户。比如,“我是一根新韭菜”,或者,“他们都是老韭菜”。与“韭菜”相对的,是“庄”,一般指交易市场里财大气粗的大户。
交易市场里,有人赚钱,有人赔钱……不过,一般来说,人们的印象里,“韭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赔钱的,而“庄”貌似肯定是赚钱的,因为他们“应该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割韭菜手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只不过是从一根“新韭菜”变成了“老韭菜”——即,依然不赚钱,依然“在被割”……而另外一些人,虽然曾经是“新韭菜”,但,后来再也不是“韭菜”了,偶尔也说“我也是一根老韭菜”,那只不过是戏谑而已,或者是为了“亲民地谦虚一下”……为什么呢?在人们的普遍心理之中,即便不是所谓的“庄”,只要真的赚到钱了,那就不再是“真正的韭菜”。
于是,我们可以从人们的常用语境里得出基本上还算准确的定义:
所谓的“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这么看来,作为一根“韭菜”,想要成为“非韭菜”(不一定是所谓的“大户”,或所谓的“庄”),任务很简单啊: 赚到钱。 然而真正赚到钱的人少之又少。
因为,韭菜身上有着明显的特征:
严重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他们是那种买一辈子东西都不读产品说明书的人,他们是那种无论拿到什么,都要问别人怎么用的人……
为什么韭菜会被割?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源自一个相同的原因:
他们一进场就开始“买买买”! 追涨杀跌的思路,终究是“接盘侠”!
对所有新手来说,有一个定律几乎永恒不变: 你一买,它就开始跌; 你一卖,它就开始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吊诡的情况呢?因为,每一次行情结束的根本原因是“入场资金枯竭”。换言之,当连街边卖茶叶蛋的大妈都在讨论股票的时候,那么股市的“入场资金”已经到了枯竭边缘……你想啊,连你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知道了,要冲进来赚钱的时候,那交易市场的行情是不是到头了?
还有个比“一进场就买买买”更可怕的错误!是什么呢?
是: 一进场就把自己的钱花光了!
当然,还有更可怕的,就是“一进场就连借来的钱都花光了”!人越穷,赚钱的欲望就越强烈,所以常常不惜铤而走险。很多新手就这样给自己挖好了陷阱,拴好了上吊绳,他们不仅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在交易市场里花光,还要“加上杠杆”,借钱“投资”……结果呢?很惨。
“韭菜”共识 都认同一个实际上错误的观点:零和游戏。
也就是说,他们相信自己赚到的钱,是别人赔掉的钱;或者反过来说,他们自己赔掉了多少钱,一定被别人赚走了同样数额的钱。 当这些“韭菜”愤怒地声讨“割韭菜的家伙们”的时候,他们本质上在气愤的是什么呢?看来,他们真正恨的,并不是他们口中的“割韭菜”;他们真正恨的,逻辑上来看,只能是“为什么割韭菜的不是我?!”。
如果有机会“割韭菜”,他们一定不会手软,因为这是他们认定的“零和游戏”,所以,谁都是韭菜,谁都是一个命:要么当韭菜被割,要么割别人的韭菜。
他们错在哪里了呢? 他们全然忽视了交易市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
或者通俗点讲,就是牛熊交替。 在牛市里,绝大多数人都赚到钱了,少数人赔掉的金额,全然抵不上那么多人赚到的总数;到底哪一根韭菜被割了?在熊市里,绝大多数人都赔钱了,大量的人赔掉的总金额,是少数人赚到的总额的无数倍,谁在割韭菜?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零和游戏”!
事实上,在牛市的尾巴上,无论是谁,买到的都是打了激素催肥了的价格;在熊市的尾巴上,无论是谁,买到的都是骨瘦如柴嗷嗷待哺的价格。 无论在什么时候,买卖都是由双方配合完成的。买家虽然有买的意愿,如果没有卖家,他是买不到的,无论出价高低。反过来,卖家也一样,如果没有买家,他也是卖不出的,无论出价高低。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交易参与者的思考、判断、需求、结论如若完全一致的话,是不可能有交易出现的。
本质上来看,一切的交易,都是思考不一致的结果。
也就是说,交易参与者必须找到与自己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的人才能完成交易,否则,就只能是“挂单”在那里,等着结论不一致的人到来…… 所以,一旦交易完成,双方都应该感激对方才对,为什么要互骂呢?谈不上感激,也至少要感谢一下吧?
所以,思考深入的人有着天然而又真诚的礼貌: 空军(卖家)和多军(买家)擦肩而过,互道一声珍重……
"韭菜"缺乏什么? 所谓“被割离场的韭菜”,本质的原因根本不是他们缺乏耐心。
缺乏耐心,其实是表象,本质是什么?本质是缺乏实力。
如果进场时“那必然被套的部分”,事实上仅占他所有资产的一小部分,他会“失去耐心”吗?他会因此失去冷静吗?他会因此焦灼不堪吗?他会因此羞愤难当吗?都不会。更可能的是,他会很冷静,他会无焦虑,他会羞愧自己判断错了,但完全不可能因为羞愧而做出更不合理的行为。 对于风险的认知 优秀的、成功的交易者,最终都是风险厌恶者。这一点,韭菜们并不知道。
正如韭菜们对自己所面临的尴尬解释有误一样,他们对成功者的解读也是无一正确。他们以为优秀者、成功者,最终都是靠冒险成功的,他们的理解线性且单一: 市场有风险; 所以,想要成功就要冒险; 反过来,不冒险就不可能成功……
错了!真的完全错了! 成功的交易者,跟爱因斯坦口中的“上帝”一样,是不玩骰子游戏的——纯粹由概率决定的事情,他们会直接回避。 就算偶尔他们接受风险,那他们能接受的也只能是“胜率超过50%”,或者最好“胜率远远超过50%”的决策。
韭菜们不一样,他们喜欢冒险,但是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计算风险——是呀,风险是可以通过算术算出来的!韭菜们从来没有算过,甚至没有想到过应该计算一下。那你说他们能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