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模型来自于公号“L先生说”《高效管理时间的秘诀,就在于这三个清单》,按个人理解进行了重述。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扫码关注原文。
执行清单(Action)
我们平时在写每天的待办事项时,容易写成这样:
---完成一份调研报告
---看完一本书
---买菜
写的时候是很精简,很轻松。但等到执行起来时,就不是那么愉快了。
完成一份调研报告,要先从那里开始着手啊?先去找些数据,还是先搭好框架,正在想着要怎么做。隔壁阿花叫我了,一回来,刚才想到那了?
回家路上,看本书吧。看那本书呢?打开微信读书,好多书啊,这本不错,那本也是最近总听人推荐,翻翻弄弄,咦,地铁到站了。
去买菜吧,这个菜特价了,那个菜是时新的,挑来挑出挑花了眼。
晚上一总结,这些待办事项根本没用!
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大脑的逻辑是非常简单粗暴的:我们倾向于去做简单的、不需要太多思考的事情;而排斥复杂的、需要大量投入的事情。
一旦任务复杂到让大脑觉得要去思考,大脑就会本能的拖延。就像前面因为阿花找你,你就开始拖延,继而放弃这个行动。
所以我们必须把任务拆分到足够小,足够明确,使你可以没有任何障碍,能马上开始行动的。
比如,把完成报告拆解为:
9点到10点,搜索20篇以上与调研关键词相关的报告
10点到11点,整理报告,提炼关键词,搭好框架
11点到13点,形成文稿,修改润色。
明确时间,任务,在执行时就更没有障碍,可以马上开始行动。即时被打断,也依然可以继续往下行动。
聚焦清单(Focused)
在高强度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已需要休息。
而休息就是看看微信,听听歌,看看新闻,要完全切换到另一种完全不工作的状态。但经常,休息休息就过了头,不知不觉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事实上,对于脑力活动,更好的休息方式,是把你的注意力,切换到不同的工作上,从而激活大脑的另一块区域。
经历一段高强度的工作之后,使我们感到疲劳的,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能量损耗。使我们感到疲惫的,是对于这项工作的新鲜感减弱,导致我们去处理它的意愿降低。
人是一种极端需要「新鲜感」的事物。长时间思考同样的内容,会抑制大脑的活动,让人感到厌烦、疲倦、昏昏欲睡,乃至无法集中注意力。
所以,你可以在笔记本里准备一些需要思考但又不是那些紧急的事项,比如:最近想看的书,下一季度要进行的营销主题,平时积累但无暇思考的问题清单等等。
总之,给大脑一点新鲜的刺激,换个地方思考。
成就感清单(Dessert)
在经历了高强度工作和聚焦事项的刺激后,大脑还是提出了抗议,觉得累了,什么都不想动了。
“我再也不想想事情啦!”大脑大叫。
既然脑子不想动了,那就动动身体吧。
起来做做工间操,整理下桌子,给花换换水,泡壶花茶。。
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非常小,但在做这些小事的过程中,慢慢的就开始积累成就感,状态也就开始恢复了。
【小互动】:用文中的方法,整理一份你自已的聚焦清单和成就感清单吧。
【模型来源】:L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