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枸杞茶,掀起一个尘封的苦涩故事……
寒风凛冽,骑车回家,一进门就被案头上那一杯黑枸杞茶吸引了——室友掐着点为我泡的。
一杯饮之,浑身渐暖。杯底留下的是被温水浸泡过得、颗颗圆润的黑枸杞。在灯光的照射下,发着淡淡的紫红色,像极了长在老家西山坡上的野葡萄。
比枸杞略大的野葡萄,酸味极浓,大果核外面裹着薄薄一层果肉。熟透之后的野葡萄,是有那么丝丝甜味,可依旧盖不过酸的猛烈。
但小孩子们丝毫不介意,乐此不彼的嚼着这“山珍”,吐了有嚼,嚼了又吐……大概那时的感觉,就如现在嚼口香糖一般,有种酷酷的范。
常年不在家,渐渐的忘记了山里还有这般奇珍异果。可是只要想起它,总忘不了一个和它有关的苦涩故事——一份对子女的父爱、一份对家庭的责任。
隔壁邻居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从小的记忆中,每次路过她的家门,总是她和四个子女的身影,没有丈夫。村头晒太阳的老人们谈起她来,都说她的不容易。一个妇道人家,拉扯着四个子女长大成人,在那样的年代,生活的艰辛与苦楚可以想象。
小孩子总是爱打破沙锅问到底,好奇心泛滥的年龄,一个问题想不明白,睡都睡不好。缠着母亲询问老太太的丈夫去哪了?怎么老是不见她的人影?
母亲终究是拗不过我的追问,原来很早以前他就去世了。说起来还是生产队的时候,老人的丈夫想给困难的家庭挣点外快,于是在上山砍柴的空隙,采点野葡萄到集市上售卖来补贴家用。
愈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愈会碰到不凡的壮丽。野葡萄亦是如此,悬崖峭壁处的野葡萄少了树木丛生的遮挡,尽情的享受着阳光玉露的滋润,汁多肉甜,如贵族一样俯视着半山腰那些泛泛大众。
可它所处之地,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只能采那些山腰里的普通野葡萄。好多次,老人的丈夫想要越雷池一步,还是退了回来。可看着山腰上日渐稀少的野葡萄,终究还是决定试一试。
村里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爬上去的,也不清楚他到底采到葡萄没有,只知道他天不明就出去了,直到深夜也没有回来。
无关自己的村民酣酣欲睡,第二天就传来老太太悲恸的哭声,丈夫是在山脚下发现的,竹筐里放着半筐野葡萄,散落着一地紫红色汁水……
那时的自己,最喜母亲讲故事,听完就睡。这个真实的故事像往常一样,没有在脑海里激起多少涟漪,睡梦之后又是一个崭新的一天。
是啊,感同身受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
室友见我不语,笑着说:“是不是我泡的黑枸杞茶不够味,我可是用50度的温水泡的,枸杞中的花青素和营养成份都保留其中,喝了它可以滋补肝肾,提高免疫力哟……。”
“得了得了,那来的这么多的专业术语,你行家啊。”
玩笑之后,还是没有从思绪中抽出来。有许多事,身不由己,明知路途艰辛,依旧义无反顾。因为有一份爱的寄托,一份家的责任。
我的文,你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