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的目标:
- 了解迪士尼文化
- 学习CEO的成长经验
- 如何运营一家娱乐媒体公司
全书讲述了罗伯特艾格,怎么一路走来,自己的职业发展,最后做到了DISNEY的CEO,然后带领DISNEY一路高歌猛进的故事。
作者以一种非常有亲和力的口吻,给我们娓娓道来他认为的领导力法则,和成功的根源。
我的读后感,基本都是来源于自己对书中某些精彩的桥段的摘抄,随后加上自己的感悟而写。摘抄的部分会用引用的方式标注出来。
劣势化优势
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并不占据局面的优势,但是机会往往蕴藏在看不到的地方。一定不要灰头土脸,或许劣势和优势可以互相转化。就像我上一章的读后感里写的,现在看起来的背运或许将来看反而是好运。
(第三章)我在好莱坞几乎举目无亲。对此,我可以选择自卑,但也可以让我那相较之下的质朴气质——也就是我的“反好莱坞范儿”——赋予我一种神秘的气息,成为我在尽量多吸收学习的过程中的利器。
先全局,后细节
和复盘网飞,又一次发生了共鸣。2位天才都提到这一点。只要全局足够好,细节自然会被慢慢打磨。然而一开始就疯狂打磨细节,而忽视全局,最后可能一无所获。
我从来不会在消极条件下开始着手某事,除非已经进入制作阶段的末期,我也绝不会从小处入手。我发现,人们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以此来掩盖他们对清晰连贯的大格局缺乏把握。
自知之明
对自己保持自知之明,对普通人来说非常容易。但对一些有权势的人或许就不那么容易,当人们对你歌功颂德。你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然后根据自己肤浅的知识和绝对的自信开始走向下坡。而作者一直在无时无刻为自己敲响警钟,对自己的不熟悉的领域也不怕提出问题,所以他的成长非常迅速。以致于职业生涯上升的速度也非常之快。
管理人员要对任何创意作品的经济效益负责,但在行使这一责任时也要多加防范,不要对创意过程造成任何适得其反的伤害。这二者之间的平衡,是我们必须把握的。想要合理管理创意,同理心是前提条件,而尊敬心则是不可或缺的。
为失败留有余地
这里再一次和复盘网飞的里提到的点非常相似。网飞的创始人就没有孤注一掷,他必须给失败留有余地,才敢大胆创新。看得出,这点非常深刻。
如果想要创新——你也应该无时无刻不这样想——那就需要提供允许失败的空间。
但迪士尼却通过这次并购拥有了保持独立的规模。迪士尼通过这次并购所获得的资产——尤其是ESPN——在数年之内推动了公司的成长,并在迪士尼动画票房频频失利的差不多10年时间里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缓冲空间。
选择比努力重要
不要在耗损公司和我的资源但回报甚微的项目上投资
这里讲的和复盘网飞也很像,就是专注。在一开始要放弃那些不该关注的领域,正如网飞的加拿大市场一样。
如何获得尊敬
你必须做到专心致志;往往遇到不得不坚持开完的会议,虽然你很想中途离场;你要学会学习和吸收;你也要倾听别人的困难,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方法。
拒绝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抱负不能太过超越眼前的机遇。我见过的很多人都会把目光集中在某个工作或项目上,但真正实现目标的机会却很渺茫。他们对某个遥远目标的执着酿成了问题,使之对现在的环境越发厌倦。他们不把足够的注意力放在自己实际拥有的责任上,由于一心向往着别处,抱负便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抓住其中的平衡点很重要——把手中的工作做好;有耐心;寻找能够有所贡献的机会,并从中实现拓展和成长;利用你的态度、活力和专注,让自己成为一个上司在机遇出现时觉得必须将之交付于你的人。
正确的目标
disney 新的3个目标:1.打造高质量品牌内容 2. 拥抱科技,触及更多消费者 3. 全球化
相比战规部,冗长的各种分析。在解散之后,少了这个中央集权部门,在最大可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士气的同时。必须能让他们只能整个公司的清晰的大目标。
之前也讲到专注。看似艾格这里提出了3个目标,似乎和专注背道而驰。但是其实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高质量的内容离不开更好的拥抱科技。同时结果就是带来更好的消费者满意度而产生口碑效应。积极开拓全球市场,更离不开优质的内容,比如我国的电影院也被复联给刷的异常火爆。与此同时触及更多消费者。
所以看似3个目标,其实核心就是 做更牛的内容,触及更多的客户。
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
前任CEO和董事会里的人已经剑拔弩张,双双亮剑。造成董事会动荡非常之大。为了集中精力去处理DISNEY上述的核心目标。必须要修复关系。这个非常重要,小到个体也会发现,如果你和身边的人闹掰,你坐在那里,你是没法专心高效的完成工作的。
所以一定要先把这些事情清除干净。当然相比对抗到底,更加迅速的方式则是艾格的选择。我觉得这是一种智慧。
我的工作是把公司带到一条崭新的道路上,而第一步,便是平息这不必要的矛盾。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容易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认识到罗伊的根本需求是得到他人的尊重。这尊重对他而言弥足珍贵,对公司而言却如举手之劳。
上面也提到了,也推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洞悉矛盾背后真正的原因。理解矛盾人的底层需求。这个又是一大智慧。艾格做的非常厉害。
不要过度准备
不搭建必要的模型来帮你判断某个协议是否合理,你自然不能进行重大的收购,但你也要认识到,100%的确定性是不存在的。无论你获取的数据有多少,风险仍然存在,而是否要冒这个险,就要靠一个人的直觉判断了。
事前准备很重要,但不要过度准备。有时候要信赖自己的直觉。在一场时间很紧的考试中,如果你有9成把握这道题选A,最后一成的研究需要花很多时间,我建议你先选择它。最后还有时间再回过来研究。
保持乐观
有时,人们会在第一步还没迈出之前就对可能性进行估算,从而说服自己放弃尝试,而这也是他们怯于大胆冒险的原因。我的直觉一直告诉我,高风险事物的风险,其实往往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高,这也是我在为鲁尼和迈克尔等人工作的过程中一次次得到印证的事情。
在最开始表明立场
在开始协商的时候,认为能够取悦对方而暗示或承诺某些条件,后来又不得不改弦易辙,这是最糟糕的做法了。从开始起,你就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在哪里。我知道,如果只是为了开始讨价还价或维持协商的继续进行而误导乔治,那么我最终定会引火烧身。
有些话知道说出来可能会把谈判弄的比较尴尬,一直遮掩遮掩,然后愉快的谈完的结果是你们2个心里想的不是一个结论。这个是最糟糕的事情了。一开始就把话说开,即使没谈成,也没什么关系。这样做有效且真诚,不浪费大家的感情和时间。即使失败,也会赢得尊重。
总结
其实这本书,除了我上述的摘抄和整理之外。里面也有非常多鲜活的故事。包括里面讲到的上海迪士尼的选址竟然从98年就开始了。包括他和乔布斯之间的故事都非常有趣。
也可以看出整个迪士尼在一开始的庞大和死气沉沉,但是一任好的CEO是怎么改造它,让它焕然一新的。
回望艾格的旅程,有好几个关键转折点,也从事了非常多不同的事情。最后能让他发光发热的,并不是某一种专业技能。而是超强的学习能力,自律,对人对事的智慧,以及运气(包括遇到赏识自己的领导和时运)
而让迪士尼重新焕然一新,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一群人才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能够大展身手。比如皮克斯的那个章节,漫威的章节。都是如此。这里和艾格的自知之明又重要的联系。所谓蝴蝶效应就是,可能你身上的特质稍有一点转变,最后的结局会大相径庭。
那么给我的启发就是踏实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哪怕比较小。保持学习,多思考,不依赖传统。书先读到这里。
接下来我可能会开始学习斯坦福的2门课,作为2020的收尾。然后回过头来,看能不能更好的理解之前读的一本《深度学习推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