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35一玄德南章逢隐沦

这篇文章应该是三国中并不多见的一抹田园风。刘备在马过檀溪望南漳策马而行,日将沉西时遇一牧童跨于牛背,口吹短笛而来。这一场景让我想起几首关于牧童的古诗:

唐代诗人吕岩做《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北宋诗人黄庭坚在少年时写《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宋代诗人雷震书《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清代诗人袁枚写《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四首小诗中我犹喜庭坚所写。“骑牛”、“吹笛”这两个意象的运用,生动传神的描绘出放牛牧童悠闲和洒脱的形象。与此同时,诗人庭坚把牧童放牛放在“村”和“岸”的背景下,使得读者感到画面的境界更加广阔,显示出旷野辽远的意味。诗中警世意味极浓。一如刘备所感:“吾不如也!”

每个牧童身后未必都有一位高明的师父,但这位牧童有一位高师。牧童之师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颖川人也。号‘水镜先生’。欲观其人先观其友,水镜先生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

镜借小儿言将刘备未来的运势定位为泥中蟠龙向天飞。献求才策。备问:“奇才安在?果系何人?”镜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此言为求诸葛打下伏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光难得慢下来,得空可以回忆。把过去捡起来,凭添些许惆怅。时光让人变得宽容,心里无仇无怨也无愧无悔。从过分考虑他人...
    欧阳忆箫阅读 5,768评论 8 20
  • 今天,放学回到家我写作业的时候,发现韩好的试卷在我书包里,于是就给韩好发视频告诉他过来拿试卷。没有试卷作业...
    高金鑫a阅读 838评论 0 0
  • 我的小名叫咸咸,大名叫洋甜,我是一个女孩子。 听隔壁洋老三说,我们洋葱家族,可以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但需要我...
    公子凉阅读 2,51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