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HTML进行介绍,可能不全面但是一些重点。

一,W3C简介

        万维网联盟(W3C)由蒂姆·伯纳斯-李于1994年10月离开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后成立,在欧盟委员会和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的支持下成立于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MIT/LCS),DARPA推出了ARPANET,是互联网前身之一。

        CERN最初打算做为W3C的欧洲分支机构,然而CERN希望把重点放在粒子物理而不是信息技术上。1995年4月,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成为W3C的欧洲机构。1996年9月,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成为W3C亚洲机构[3]。从1997年开始,W3C在世界各地创建了区域办事处。截至2009年9月,已有十八个区域办事处,涵盖澳大利亚、比荷卢联盟、巴西、中国、芬兰、德国、奥地利、希腊、香港、匈牙利、印度、以色列、意大利、韩国、摩洛哥、南非、西班牙、瑞典。2013年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为W3C中国机构。

二,MDN简介

        MDN Web Docs(旧称Mozilla Developer Network、Mozilla Developer Center,简称MDN)是一个汇集众多Mozilla基金会产品和网络技术开发文档的免费网站。

        该项目始于2005年,最初由Mozilla公司员工Deb Richardson领导。自2006年以来,文档工作由Eric Shepherd领导。

        MDN本身有一个论坛,并在Mozilla IRC网络上有一个IRC频道#mdn。MDN由Mozilla公司提供服务器和员工的资助。

        2016年10月3日发表的Brave网页浏览器将MDN作为其搜索引擎选项之一。

三,HTML 所有标签列表

A

<a>   <abbr>   <acronym>(已废弃)   <address>   <applet>(已废弃)   <area>   <article>   <aside>   <audio>

B

<b>   <base>   <basefont>(已废弃)   <bdi>   <bdo>   <bgsound>(已废弃)   <big>(已废弃)   <blink>(已废弃)   <blockquote>   <body>   <br>   <button>

C

<canvas>   <caption>   <center>(已废弃)   <cite>   <code>   <col>   <colgroup>   <content>

D

<data>   <datalist>   <dd>   <del>   <details>   <dfn>   <dialog>   <dir>(已废弃)   <div>   <dl>   <dt>

E

<em>   <embed>

F

<fieldset>   <figcaption>   <figure>   <font>(已废弃)   <footer>   <form>   <frame>(已废弃)   <frameset>(已废弃)

G H

<h1>   <h2>   <h3>   <h4>   <h5>   <h6>   <head>   <header>   <hgroup>(已废弃)   <hr>   <html>

I

<i>   <iframe>   <img>   <input>   <ins>   <isindex>(已废弃)

J K

<kbd>   <keygen>

L

<label>   <legend>   <li>   <link>   <listing>(已废弃)

M

<main>   <map>   <mark>   <marquee>(已废弃)   <menu>   <menuitem>   <meta>   <meter>

N

<nav>   <nobr>(已废弃)   <noframes>(已废弃)   <noscript>

O

<object>   <ol>   <optgroup>   <option>   <output>

P

<p>   <param>   <picture>   <plaintext>(已废弃)   <pre>   <progress>

Q

<q>

R

<rp>   <rt>   <rtc>   <ruby>

S

<s>   <samp>   <script>   <section>   <select>   <shadow>   <slot>   <small>   <source>   <spacer>(已废弃)   <span>   <strike>(已废弃)  <strong>   <style>   <sub>   <summary>   <sup>

T

<table>   <tbody>   <td>   <template>   <textarea>   <tfoot>   <th>   <thead>   <time>   <title>   <tr>   <track>   <tt>(已废弃)

U

<u>   <ul>

V

<var>   <video>

W

<wbr>

X Y Z

<xmp>(已废弃)

四,什么是空标签

一个空元素/标签(empty element)可能是 HTML,SVG,或者 MathML 里的一个不可能存在子节点(例如内嵌的元素或者元素内的文本)的element。

在 HTML 中,通常在一个空元素上使用一个闭标签是无效的。例如, <input type="text"></input> 或者<br></br>的闭标签是无效的 HTML。

在 HTML 中有以下这些空元素:

<area>   <base>   <br>   <col>   <colgroup> when the span is present   <command>   <embed>   <hr>   <img>   <input>   <keygen>   <link>   <meta>   <param>   <source>   <track>   <wbr>

五,什么是可替换标签

可替换元素/标签(replaced element)不受CSS样式的控制,CSS 可以影响可替换元素的位置,但不会影响到可替换元素自身的内容。某些可替换元素,例如 <iframe> 元素,可能具有自己的样式表,但它们不会继承父文档的样式。

典型的可替换元素有:

<iframe>   <video>   <embed>   <im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