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数据分析思维公式化、业务化;思维技巧象限法、多维法
1数据分析思维之公式化
结构化公式化:结构化是分析的思维,但它不够数据,而且难让一切量化。公式化的核心就是让一切量化。
列举一些公式:
销售额=销售*客单价
利润=销售额收益-成本
销售额是单一维度么?不是。销售额是多个商品/SKU总和
地区销量=不同线下渠道的累加
销量可以细挖么?=人均销量+购买人数
其中“+”:不同类别的业务,叠加可以用加法;“-”:减法通常用来计算业务间逻辑关系;“*”“/”:乘法和除法是各种比例或者比率。
感悟:秦路老师在讲解这几个公式以及每个符号所代表的的意义之后,人后在思维导图重新分析昨天关于销售量下降的问题。前后两次不同的地方在于论点下面的细分论点像一个公式,比如:老客户消费人数=回头客+普通客+忠诚客,在思维导图分析的过程中还把相应的公式写到了思维导图中。而除了核心论点,分论点下面的公式自己不会写,不知道如何细分,就是自己不懂业务以及学习的内容太少。
附上秦路老师上课图片
2数据分为思维之业务化
数据分析思维结构化公式化缺点:道理懂了很多,但是离分析师的水平还差很多。论点是缺失的。
数据分析思维业务化缺点:为分析而分析,却没有深入了解业务,俗称不接地气,好的数据分析思维,本身也具备业务能力。
业务化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自身+销售人员+客户)。比如我是数据分析师,我会设立呢些指标;我是业务部门我会如何思考;我是客户我会如何思考。
当然把数据分析完之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就是跟进,就像我们在学习某样东西的时候要跟进要反馈。
感悟:学习到这进入了解数据分析的大门。知道业务的熟悉对数据分析有很大的影响,也是区别一个数据分析师的关键点。自己现在只是知道要从什么方向进行努力,但是纵向的深数据入学习还需要看书、百度或者跟公司的业务部门多交流。最后把“跟进”这个词单独列出来,很重要。
按例附上ppt,如果有人看也可以方便学习
3数据分析思维技巧象限法(四个象限)
总共有7个数据分析思维技巧=象限法+对比法+多维法+二八法+指数法+漏斗法+假设法
象限法:、
优点:直观清晰、对数据进行人工的划分,划分结果可以直接用于策略
象限划分:可以按照中位数、也可以按照平均数、或者是经验划分。
核心:象限法是一种策略驱动的思维
应用范围:广、战略分析、市场分析、产品分析、客户管理、用户管理、商品管理
感悟:秦路老师举了案例,但是对于自己没有任何感悟。可能是因为案例和前面的案例不连贯的原因。看了案例学习之后才能举一反三,这里姑且就单纯把它当一种工具,而我就先熟悉并了解有这种工具就行了。
附上PPT
4数据分析思维技巧多维法(n个象限)
多违法其实就是象限法的扩充,象限法只有思维维度,多维法有n个维度
这里需要了解一个“辛普森悖论”,可以从法学院的录取来分析(见PPT),分别分析时男生录取率更高,但是合并时反而现实女生录取更有优势。
辛普森悖论
辛普森悖论(Simpson's Paradox)亦有人译为辛普森诡论,为英国统计学家E.H.辛普森(E.H.Simpson)于1951年提出的悖论,即在某个条件下的两组数据,分别讨论时都会满足某种性质,可是一旦合并考虑,却可能导致相反的结论。
当人们尝试探究两种变量是否具有相关性的时候,比如新生录取率与性别,报酬与性别等,会分别对之进行分组研究。辛普森悖论是在这种研究中,在某些前提下有时会产生的一种现象。即在分组比较中都占优势的一方,会在总评中反而是失势的一方。该现象于20世纪初就有人讨论,但一直到1951年E.H.辛普森在他发表的论文中,该现象才算正式被描述解释。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该悖论。
为了避免辛普森悖论的出现,就需要斟酌各分组的权重,并乘以一定的系数去消除以分组数据基数差异而造成的影响。同时必需了解清楚情况,是否存在潜在因素,综合考虑。
今天晚上在学习,玩去了。图片还是总结如下。
晚上回来继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