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的知觉模型里,知觉过程分三步:
第一步是生理过程,叫做感觉,感受器接收到外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第二步,大脑对这些神经冲动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形成心理表征(心理表征,大白话理解,当我们听到、看到、闻到、感受到某个观点、某个信息或某个事物时,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一切可能连接。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有一位美女和一个拨浪鼓玩具。三岁宝宝会选择直奔拨浪鼓玩具,二十岁的男孩会选择看美女)。
最后一步,对这些表征进行辨认,赋予它们不同的名称和意义。
了解知觉过程干什么?了解知觉中客观和主观的比例。
通过一组数据对比来说明。大脑的所有加工都是靠神经元计算叠加完成的。神经元是一种细胞,长长的一条,两边有突触跟其他神经元相连,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你知觉到的所有信息,都是在这个网络中传导计算出来的。一部分“神经元连接外部的感受器”,它们负责“收集和传输客观刺激”,更多的“神经元负责内部的计算”。两部分神经元的比例是多少呢?
有一位神经科学家冯·福斯特(von Foerster)统计发现,在神经网络中“负责接收外界信息输入”的,数量在“1亿”左右。你觉得这个数字已经很大了,但它在整体的信息加工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因为“负责内部计算的神经元”,数量是10.5万亿。两者的信息比例是1:100000。
你看,外部世界的输入,在知觉形成中只占十万分之一。它意味着什么呢?打一个不严谨的比方,相当于一个人从#外部只接收1秒钟的信息,而在#大脑内部加工这些信息花了10万秒,约等于27个小时。
想象一下,一个人27小时都闭着眼睛,只有一秒钟睁开眼睛看一眼真实的世界,请问他头脑中的印象有多少是来自于客观真实呢?
我们并不是在知觉真实的外部世界,只是把真实世界中一小部分对我们有用的“碎片”选取到意识中,再按照我们特有的预期,把它识别为有意义的整体。
在当下这一刻,您知觉到什么?在您知觉之外呢,有什么?
大部分内容摘自李松蔚《心理学通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