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学前教育者,阅读有关学前教育的书目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根据自身经历所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
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淘气包”,她天真浪漫、热爱自由,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究竟。她因不懂得约束、规范自己,不能遵守园内秩序,在上课时做出许多出格举动而被退学。为避免小豆豆感到自卑,妈妈没有告诉小豆豆转学的真实原因,专门帮她挑选了一所有个性、能够包容她的幼儿园——巴学园。转到巴学园学习的小豆豆,在有着独特教育方法的小林校长的关爱和引导下,从一颗“怪豆”转变为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在那里,小豆豆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体验着丰富多彩的人生。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也很天真。或许有时在成人看来,孩子的某些做法是不合时宜,甚至是非常幼稚的。可那是孩子们自发的、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愿意并能够大胆地尝试和探索,这已经是成人们所做不到的事情。因为在成人后,我们已经被各种规则和制度所约束,并不能按照自己的心中所想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巴学园中的生活充满着自由,没有约束,这也是我所向往的。
在如今的教育中,总有着大大小小的规定,孩子们一旦违反,就会被老师或家长批评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甚至是以后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尽可能去改变这种情况。教育幼儿,要全面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并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去制定教育目标,实施计划。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地改变教育策略。为了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常规,管理好自己,教师应该与幼儿一同制定班中的常规,而不是利用教师权威压制幼儿的天性。同时,我们教师也应当储备足够的有关学前教育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除了书中的小林校长,我更想谈的是小豆豆的妈妈。我为小豆豆有着一位懂得教育并尊重她的妈妈而高兴。淘气的小豆豆不被原来的学校所接受,妈妈并没有责怪她,而是下定决心找一所能够理解小豆豆性格的学校,并隐瞒了她被退学的真相。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大部分家长的做法是对孩子批评教育一番,并威胁下次不许再犯了。而小豆豆的却能够理解小豆豆,明白小豆豆的童趣,并对她富有耐心。
妈妈会听从学校的建议,每天为她准备“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为她准备毛毯和睡衣,让她晚上到学校看深夜才能来的电车;妈妈清楚地知道她为自己弄破衣服而撒谎时,却能想到她是在意这件衣服,认为她“真是个好孩子”。面对小豆豆的奇思妙想,妈妈也总是以支持、帮助的心态对待她,而不是焦虑、不耐烦甚至是愤怒。妈妈充分地尊重小豆豆,当然这也教会她如何尊重人。也正因为如此,妈妈才能遭到多所学校拒绝后,带着小豆豆来到巴学园,把她带到那位可以影响她一生的小林老师面前。
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自己不用去管孩子。可这是错误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素质、性格和修养都能在孩子的身上得到体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所以,幼儿的教育需要家园配合,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给幼儿最好的教育。
我希望在自己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能向书中的小林校长和小豆豆的妈妈一样,做一个懂得爱的教育,并尊重幼儿人格的教师或家长。我会以此为目标,努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