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人工智能伦理

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 在《生命3.0》中提到生命进化的三个阶段,生命1.0是除人以外的一切生物,完全由DNA决定,不能重新设计软件和硬件,通过代际缓慢进化;生命2.0是人的生命,生物硬件不变,但可以重新设计软件,学习如语言、运动、职业等复杂的新技巧,并且可以重新解读世界观和目标;生命3.0是人工智能,软硬件都可以重新设计,通过设计而非代际的更迭进化。

目前人类可以说处于2.1状态,人手一台智能手机,透过智能手机连接外界,并透过电脑等电子设备处理大部分的工作。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人类与人工智能达成一种“互驯”的关系。如何约束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关注的问题。

关于伦理研究,早在轴心文明时代,中国古代的智者就已经开始了。儒学是长期关注伦理建设,致力于通过无神论的伦理规则建立社会秩序的学问。中国人素来有崇拜祖先,也已习惯了香火继承的传统。所以,对于生命3.0对生命2.0的延续,恐惧感远低于西方人。因此,更能减少对待这种生命进化的偏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