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我们读书的话题,谈谈最让人感兴趣的“速读”。在上次的分享中,谈到“阅读最不急的就是速度”,他有一个理论前提,那就是我们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切忌因为速度反而忽略我们的目的。如果我们目的清晰,方法得当,“速读”未尝不是很好的效率工具。然而,一目十行、甚至百行真的可行吗?今天我们就从《雪球读书法》中寻找下答案。
关于《雪球读书法》
这是一本日本作者的书籍,台湾翻译出版,目前还没有查询到简体的版本。所以,有个典型的阅读问题:排版为竖排模式,对我们的习惯是一种挑战,这也是我阅读的第二本竖版书籍。
另外,我阅读的为电子版本,如果你也对本书感兴趣,可以留言,相互交流。
一个小实验
请你留意下面这一行字,3秒钟说出你的理解。
事-者-竟-志-有-成
是的,你理解对了,你仅仅只是眼神的扫过,心中已然有了答案,“有志者事竟成”
那接下来,看看下面这行字,3秒钟说出你的理解。
骖-殪-左-刃-兮-伤-右
哈哈,是不是想不出答案?
那就对了,这是屈原《九歌》里的一句。
同样的道理,我们会发现:
- 读过一次的书,第二次读会比较快
- 历史系毕业的人,读文史书籍会比常人更快
为什么?
因为这些人的大脑「知识库」中已经存在这样的知识和经验。
这就如同,有人对比中美小学生数学能力,发现国内的小学生要明显优于美国的小学生。而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既不是学校也不是老师,更不是学生的个体差异。仅仅是因为国内的小学生从小就在大脑中预设了九九乘法表的「知识库」。
人并不是靠“智力”在阅读,而是靠以往的阅读量来阅读。因为,以往的阅读量决定着你知识库的大小,从而影响阅读速度。
速读的能力公式
我们读书或者速读,都是在将所看到的内容与「知识库」相匹配,构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其提炼成如下核心公式:
速读能力 = 速读技巧 × 「知识库」(知识、资讯、经验等)
如果你读一本书,没有与之相关的资料库,哪怕你学习了那种「一目十行」的速读技巧,但仍然会因为无法从已有的知识库调取关联信息,读的既吃力也毫无效率可言。
在下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人虽然经历不同,但是因为「知识库」的共同性,使他们都具备了某一领域中的“速读”能力。
速读能力的培养,知识库是基础、是速读的逻辑起点,是“道”。如果你无法速读,往往并不是因为你的技巧不够,恰恰相反,是因为你读的不够。当你的阅读量足够,这时不但会使你的知识库充盈,更会让你在阅读实践中体会到“术”,从而术道相合,取得完美的效果。
雪球阅读法的由来
在正式介绍雪球速读法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作者推出雪球速读法的两大原则:
- 原则一:读的快,更容易理解内容
这里的快不单单指阅读的速度,更是指一本书的阅读周期。对于一本书,我们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进行歼灭战,而不是持久战,过长的的周期将撕裂阅读的整体性,造成思维的不连贯,同时还可能使我们过分沉溺于细节之中,拉低思考视角,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怪圈。
- 原则二:第二次读的时候,会比第一次读的更快
随着阅读知识库的搭建,每一次重复阅读的速度会随之加快,进行形成重复阅读的加速度。其实这也反映了知识库的重要性,当我们已经学过书本内容时,就已经积累好了知识库,当我们再看书时,自然就会看的很快。
由此,我们得出了公式:
滚雪球=高速×大量循环
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极短的时间快速「看」完一本书,积累这本书的知识库,然后再重复阅读一遍,这样又在短时间内积累了更多资料,然后再重复阅读,周而复始。同时,在阅读中作者提倡
“看书不读书”(阅读时不转换成声音),“不求甚解”(搁置问题,优先框架认知),逐渐形成阅读的心流。
和我们传统的阅读方法不同,《雪球速读法》倡导第一遍根本不用去完全看懂,只要快速浏览完掌握基本的关于本书的资料库就好,因为没关系我们还会阅读第二遍,第三遍,且遍数越多,阅读会越快而且理解的更好。利用这种思想,我们便可以在每次看书时都能快速阅读而没有心理负担,然后因为第一次读的快,便能进行第二次,又因为读过一次了所以第二次更快,在这种复利效应中,我们的雪球就滚起来了。这也是「雪球速读法」名字的由来。
相比之下,一般意义上的读书方式可能是低速×少量循环:因为想要全部理解便要慢慢读,如果卡在了某一个地方上,因为第一次读也没有积累知识库,便读的更慢,读的慢就没时间读第二遍,然后没有书中相关的知识信息就读的更慢,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点在阅读自己不熟悉领域上的书中体现的尤为严重。
雪球阅读法操作指南
阅读是具备强烈主观目的性的思维活动,所以构建阅读的思维框架尤为重要,而要了解主旨内容,下列这些内容会给我们重要参考:
- 明确书籍的类型。这是一本哲学?历史?还是小说?...
- 作者是谁?他的人物背景,主要观点和作品有哪些?
- 封面、封底传递了哪些信息?
- 序言和编者按表达了作者或者书籍的什么主旨观点?
- 书籍的章节目录如何?
根据20/80法则,单纯从效率的角度而言,结合上述的思路,我们可以用20%的时间,获取80%的信息。即使要进行深度阅读,也会让我们对书籍有更宏观的认识,从而针对性的调动自己已备知识,在后续的阅读中,与作者的观点进行碰撞和印证,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在具体操作层面,如何利用雪球速读法实现三十分钟看一本书呢?
书中提供了一种能够具体操作的技巧:
- 2-3分钟内把目录反复看十遍;
- 5-6分钟内把前言和后记反复看5遍以上;
- 5-6分钟内像看报纸一样浏览全书文本,基本只看标题
经过以上三步,其实你在15分钟内就把全书浏览了一遍,且其实能够说出基本大纲;在剩下的15分钟内反复看文本,逐步扩大阅读范围,比如第二次只阅读标题+副标题+感兴趣的部分,再接着重复「高速大量循环」。
阅读效果的检验
前面谈了很多阅读的原理和方法,但是如何才能算真正读完一本书呢?
是用读书的时长进行衡量?
亦或是读了多少遍?
难道真的要来一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作者的答复是能够阐述书籍的主旨和概况。
实际上,这也是费曼学习法所倡导的,要讲给别人听,要写给别人看。
我的1000更计划就是如此,一方面是通过倒逼自己去输入和输出,拉进知行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要提高思考和认知的层次,脱胎于书籍,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松鼠症的治疗方法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不缺书籍,不论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可悲的是,阅读的内容多了,阅读的方式丰富了,但阅读量却下降了,更多碎片阅读充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更可笑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松鼠症”,以“囤积”代替阅读,我们不阅读书籍,我们只是书籍的搬运工。
为此,作者也给出了他的药方:积读法。
该方法是指将书堆在自己的面前(或者电子设备中),然后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快速扫过标题,像积累资料库那样看过书名。时间长了以后,就像速读那样对此产生一种熟悉感,就会有兴趣阅读它,只翻过几页没有关系,再放回去堆着并继续利用空闲时间看它的书名,久而久之就会更容易读完书。
说实在的,这真不是一个多么高明的办法,甚至带着浓浓的自我妥协意味。但就如同书名一般,雪球只有不断滚动才能变大,才能加速,似乎除了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也别无他法了。
正如《为学》里说的: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