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素媛》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我是用快进的方式看完的,因为其中血腥的场面和劫后余生的伤痛令人不忍直视。
电影中,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在一个雨天的清晨,上学路上遭遇到一个流浪汉的折磨和蹂躏。这个雨天从此成为她人生中深深嵌入身体和心灵的一条分割线。
女孩因为受侵害而致残,身体多处器官被部分甚至全部摘除,形成终生都难以痊愈的创伤。当女孩手术后醒来,肿胀的脸部只能隐约看到噙着眼泪的妈妈,身体的剧痛让刚刚经历过的噩梦再次浮现在眼前。
女孩艰难地说出几个字,“是我做错了什么么?”她只记得自己好心借伞给一位“叔叔”,却不懂为何“叔叔”要伤害她。
正如最近接二连三刷爆网络和朋友圈的热点,独自带娃猝死家中的妈妈,临产前坠楼自杀的孕妇以及被前妻勒索1000万自杀的程序员。
每每听到或者看到类似令人感到心痛的事情,我总是会习惯性想象着各种假设的场景。
假如电影中的小女孩没有走那条路,假如那个孕妇当即生产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痛苦,假如程序员没有通过婚恋网站结识现任妻子并与其闪婚,而当意识到深陷骗局之后能够果敢脱身。
那么,此后的一切是否能够改写,他们的人生是否就没有这些致命的打击,一切都不得而知。
有人说,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我们总是习惯于关注到此类似不好的小概率事件,而容易忽视日常发生的大概率事件。
可是毋庸置疑的是,诸如以上所谓的不好的小概率事件寻本逐源下都是有迹可循的,也就是有着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我看来,只有纯粹意外性的偶然事件才能称之为小概率事件。
当人为因素占据主导时,就不能单纯称之为小概率事件,因为这其中每一起事件的始末都是世间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的人性的对抗,善遇到恶,痛苦遇到冷漠,隐忍找不到出路,高智商低情商败给心机杀机齐上阵。
这世间总会有你想象不到的恶,可是我们总是愿意相信美好的存在。
小的时候在学校里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句话,这是每年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期末一纸红彤彤的奖状是此类学生的标配。
尽管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还是偏重于学习成绩,但是,从接受学校教育的那一刻起,老师和父母最初的教诲就是做人,做个好人,不做恶事。从这一点上看,“德”字排于首位理所应当。
就像《琅琊榜》里,梅长苏在皇宫的掖幽庭里初次见到庭生时,教给他的也是关于做人。
庭生因为偷书而被管事太监毒打,靖王萧景琰及时赶到制止,梅长苏帮庭生捡拾起那本偷出来的书,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读书要从文风简明的读起,要先学圣贤做人的道理。
自古以来,圣人箴言都教导人们向善,《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虚怀若谷”说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善良,像水一样包容和帮助别人;要虚心,心胸要像山谷一样宽阔。
无论是传统教育的根基所在还是言传身教的文化熏陶,无不在引导人们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
只不过这世间繁杂众相皆由形形色色的人性衍化生成,有善良和大义,也有邪恶和丑陋;有博爱和奉献,也有自私和贪欲;有感动和幸福,也有仇恨和痛苦。这是在过去、现在甚至是将来都是也将是难以撼动的既成事实。
从普遍性存在的一层面上来说,我们面临的环境是相似的,而这世间的恶意又一直是潜在其中的。
惊心动魄的成长历程中有着何其多幸运的成分在里面。
常常看到很多的小孩子。有的刚出生没多久,软糯糯趴在家人的肩头,乌黑黑的眼珠滴溜溜看着你,害羞地一笑。
有的已经到了活泼好动的年龄,喜欢瞧瞧这儿,摸摸那儿,甚至故意拍一下你迅速跑开,一副别人永远都追不上自己的骄傲表情。
人们常常用天真无邪来形容孩子,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好奇和新鲜的安全领域,没有丝毫的防备。
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写道关于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感受,大意是“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字里行间表达出一个母亲在孩子涉世之处时的喜忧交加的心情。既对这世界满足孩子求知若渴满足充满期待,而同时作为成年人又担忧潜在的恶意和伤害是否将会改变最初幼小的欢欣和诚实。
尽管我没有过生育的经历,但对于“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知程度无论是当我从孩童时期起的成长历程中还是成年后从为人父母的人们牵肠挂肚的讲述中,均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与孩子有关的充满恶意甚至构成罪行的事件,最是能够引起公愤和舆论指责。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爱和保护,而所谓的爱并不是锦衣玉食,仅仅是你和她同在的安全感。
当她有所诉求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并有所回应,而不是冷漠、忽视和无回应的绝境之地。哪怕只是一句安慰或是应允就已足够。看似简单却是构建成她内心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基调。
而面对有可能遭遇的来自外界的恶意,除了竭尽所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预知并加以防范,由此来避免由于自身疏忽大意而有可能引发的伤害,别无它法。
电影《素媛》的结尾,小女孩出院回到家中,邻居自发前来照顾她和家人的生活,上学路上从此周围都是结伴同行的小伙伴。
如果说人在经历过重大变故尚没泯灭生存的勇气,绝大部分原因是同样来自于外界的温暖慰藉和不离不弃。
成人的世界里更是没有容易二字。有人将程序员的自杀主因归咎于情商过低,头脑简单。
也有很多人十分不理解为何他要选择一条死路,活着比死更难么?是的,在人极度绝望以及精神状态紧张到极点深感求助无望的时候,生不如死是最真实的体验。
而所谓情商低头脑简单都不是旁人可以随意置喙的缘由。
蔡康永在某期奇葩说上曾说,“完美的人生是谎言”。
没有完美的人和完美的人生,每个人都一道行走的伤疤,带着与生俱来或是后天养成的短板和缺陷,这一点无可厚非。
这些缺陷和短板可能在平日里无伤大雅,而一旦人在陷入困境的时候,却能够成为致命的因素。
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一心想要挽回曾经失去的恋情的盖茨比至死也没有看到黛茜脸上嘲弄的表情,昔日的恋人早已变成唯利是图的女人。而他却费尽周章不惜包庇对方的罪行最终却死于对方手中,彻底沦为这场苦恋的牺牲品。
无论是动辄事关生死的境遇还是扰乱心绪的鸡毛蒜皮,生活就是一直与层出不穷的麻烦贴身肉搏的过程。
无论个人的质素如何,在这其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清醒冷静的判断力和当即“止损”的果敢。
人非圣贤,我们无法使自己完全避免陷入遭受恶意侵袭的困境中,唯一尚可把控的就只有自己的心。
恶人也是人,看似表面凌厉只不过是善于抓住对方的软肋而咄咄逼人,在精神层面营造出看似密不透风的压制和束缚令人噤若寒蝉,动弹不得。
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效应,对于纯良简单的人而言,眼睁睁看着毫无退路,求助无望,毕生付出成心血,脑海中也唯有死路一条的幻觉。
少有人做到能果断止损,但这是保全自己的基本前提,承认也愿意承担既成事实造成的损失,就当做捕获人生经验和阅历所必然付出的代价,因为倘若失去“自己”这一核心引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Game Over”。
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会憎怨,求不得。此世间,众生皆苦。”
生是唯一值得珍惜的事。
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直至信息高速运转的现在,人类的脚步莫不是围绕着“求生存”这一核心奔波。
趋利避害是天性,目的也是在于生活得更好,更体面,更有尊严。而这世间的恶也同样如影随形,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安娜·昆德兰说:“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展望未来,才能向前迈进,只有回首过去,才能理解人生。”
回首过去,一些人离开了,可是我们依然要在这魑魅魍魉横行的世间行走,我还是愿意相信美好所在,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值得眷恋的生存寄托。
但同时也希望有生之年在每一场见招拆招的博弈中,在每一个令人苟延残喘的时光罅隙里,懂得慰藉自我又不失分寸,心存敬畏又不虚与委蛇,不屈不挠而又沉着冷静。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愿你的生活,既有软肋又有盔甲”的意思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