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Minimalist(极简主义者),大家第一印象都是扔东西狂魔、空无一物的家,有的人会很喜欢那种特殊的美感,也有很多人觉得太偏激,无法接受。
我是属于喜欢的那一类人,曾经也很想达到大神的断舍离水平。在努力实践极简的过程中,我倒是发现:
不一定要做到空无一物才算极简、才能有收获。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不需要用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对错。有人喜欢空无一物的居住环境,也有人偏爱充满生活感的布置,还有人喜欢收藏满柜子的手办,都没问题。物品的减少,减少到自己觉得舒服的程度就好。极致的减物必然会带来不便,过多的囤物又会增加负累。我等凡人要做的,是想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在两个极端中取一个平衡点。
这篇文章我来写写我最近在极简之路上总结的一些方法和变化吧。
关于消费:
1、 慎重消费。
一说到极简,大家总想到扔扔扔,但我觉得“少买”其实比“多扔”更重要,也更难改变。刚开始,可以在下单购物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a) 是不是满足“我喜欢,我需要,我适合”三个条件?
商家促销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被折扣吸引,买到自己并不特别喜欢和需要的物品。电商时代,我们也更容易被种草下单和被卖家秀蒙蔽,买到不适合自己的物品。
b) 我想购买的到底是物品的实际功能,还是由消费社会制造出来的幻象?
女生为什么经常买高跟鞋又很少穿?因为我们买的不是鞋子,是想象中的精致生活啊。但等到实际穿的时候,这种想象就起不了作用了,肉体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
c) 买了这个物品之后,我会用几次?
不要让低频次物品占据你的空间。只用一两次的物品,可以租就不买,这个方法是佐佐木典士提出的,不过中国的国情和日本不一样,可以租的东西种类很少,好在现在也有一些共享平台了。比如一年只穿两三次的小礼服,可以在衣二三等共享衣橱上租。租不到的东西,我们可以买了再卖掉;
d) 会不会新鲜劲儿过去就不喜欢了?
想象一下它变成二手商品,被挂在闲鱼上降价处理的样子。这招对我很管用。
现在,这些问题都已经刻在我的脑子里,不用再一遍遍问自己了。消费变得慎重之后,买东西的出错率自然降低了很多。就拿网上买衣服来说吧,以前的我会被卖家秀吸引、被文案说服下单,现在我会注意看面料成分、平铺细节图、买家评价,再想想是否适合自己的风格,试穿后发现不合适就直接退掉。某宝上还有很多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店,这些店我都say goodbye了。
BTW,我经常看到极简主义者分享“XX天不入实物”的文章,用不入实物的行动抵制消费主义,我很喜欢他们的态度和思考,但是在生活中,倒不觉得一定要如此极端地压抑物欲(我每次看都会产生“天哪他们家到底有多少囤货?”的疑问)。如果东西真的很多,“1 in 1 out ”(买一件新物,扔一件同类旧物)是一个更容易实行的方法。
关于舍弃:
2、 收拾东西的时候,不是挑选哪些东西该扔,而是挑选哪些东西该留。
就像在excel表里,把所有物品的属性选项先默认为“扔”,然后再从中选出需要的物品,按必需程度一件件往回捡。思路一转变,事情顿时就变得简单了不少。我还没有看见有人说过这个方法,是我一次收拾的时候灵光一现,真的很好用。
3、 面对 犹豫该不该扔的东西,也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a) 是不是一年以上没有用过了?
b) 如果它丢了,我还会买一件一样的吗?
c) 这件东西是不是现在需要的?还是只是为了设想的某一天?
4、 针对舍不得扔的物品,可以先拍照纪念,然后扔掉;
如果还是舍不得,就放进一个专用盒子里,打入冷宫,如果自己在一段时间里(比如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都没想起来用它,就可以坦然地扔掉。
晒一下我的舍弃物品照片合集 和 冷宫盒:
5、 尚有使用价值的物品,直接扔掉太可惜。我推荐三个旧物能换钱的平台吧:
a) 闲鱼(APP):这个应该没有人不知道了吧,也被大家诟病很多,因为碰到磨叽的买家很浪费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我说说我的经验吧:
① 如果不想讨价还价,就直接说清楚;
② 把照片拍得好看一点,如果有使用痕迹和瑕疵,发照片说明;
③ 万一碰到太磨叽的买家,直接不回复就好了。
b) 多抓鱼旧书交易平台(微信服务号):优点是方便省心,扫描条形码就能给出报价,然后免费预约快递上门取件;非要说有啥缺点的话,就是回收价格低至1折略肉疼,这也提醒我:谨慎购买纸质书。
c) 只二闲置交易平台(APP):优点是不用直接和买家接触,不用操心。但是它只收成色新的衣服鞋包,品牌也有所限制。最近我刚用它卖出一双海淘买大了的鞋,算是勉强回本了(海淘需谨慎啊T_T)。
(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我有时也会在这些平台看看,省银子~毕竟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买全新品。)
关于心态:
6、 不要心急。
罗马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极简生活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达成。从最开始接触极简理念,觉得:“哇!好棒!我也要和这些博主一样!”,到这个理念开始真正影响到你生活中的选择,总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个过程中多读书、多思考。同时该买就买,不想扔就不扔。千万别一时冲动把东西都扔了,最后却后悔又都买回来。
7、 不要强迫别人扔东西。
我知道,看着别人的无用物品,比看自己的更难受。但是,如果对方的观念并未改变,强迫对方只会适得其反,还会影响互相的感情。所以,请先从自己做起吧!当你的行为慢慢呈现效果,影响到周围的人,再劝说就简单多了。我一开始也老想扔男朋友的东西,可他总觉得“成物不可损坏”,我就把他坚决不扔的破烂儿都收在一个盒子里(强哥:你说什么是破烂儿?!),平时眼不见心不烦。
实践极简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我的身上也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
1、物欲减弱了很多。
说到底,我们的物欲是怎么来的呢?天生就有的,还是被商家的营销战术勾出来的?在现代社会,我觉得后者更多一些吧。以前,我关注了一堆美妆博主,每天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种草看试色,梦想自己也可以拥有那么多的化妆品。喜欢上极简之后,统统取关了,也没有觉得生活缺少了什么。现在我再看到多到快要溢出来的化妆台,只会头皮一阵发麻,因为那完全超出了普通人需要的范围啊。口红我现在精简到五支,也够用了。
2、更愿意重温看过的书和电影了。
以前我总热爱不断尝试新东西,不愿花时间回头,书也好电影也好,很少看第二遍。可是,这个世界的信息是无穷的,有必要一直不停地开拓新领地吗(参见《海上钢琴师》的最后独白)?只看过一遍的东西,我们又记得多少呢?现在,我会和强哥一起二刷我看过的好电影;有价值的书,我也会做好读书笔记再卖掉,这个过程我觉得很有意思。对旧物亦如此,好好呵护的话,它们会陪伴你更久(关于爱护旧物请戳👉当你学会爱惜物品,才开始懂得生活)。在尝试新事物的同时,不妨留一些时间给旧的事物吧。
3、开始拒绝过量的娱乐信息。
不像实物,我们可以选择买或不买,娱乐至死的时代,娱乐信息无孔不入地钻入生活的缝隙,侵占我们的业余时间。微博、微信、知乎、豆瓣、头条、b站、抖音,这些app的自动推送很容易让人沉迷。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把房子收拾得空荡荡,可是我的时间却总被这些低价值的东西占领,这不是很荒谬吗?”虽然我已经戒用朋友圈一年多了,但对于娱乐信息的抵抗力依然很弱,未来还需继续努力。(并不是说要把这些app都删掉,而是要提高自制力,合理利用。生活需要适度娱乐,但娱乐不应成为我们的全部。)
4、瘦了…………吗?
总看见极简主义者自然而然瘦下来的例子,我也对此充满了幻想。不过很可惜,我并没有瘦,体重还是维持在以前的数字。不过辞职后无忧无虑,吃得多且动得少,这种情况下,没有长胖应该算很不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