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哲学大师叔本华晚年的著作,正是这本通俗易懂的传世经典,使叔本华一举成名,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哲学家。
在这本书里,逐层讲透了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等追寻的法则,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得到,并真正享有幸福。
叔本华是世界一流的哲学家,这本书很薄,只有155页,但内涵特别丰富,所以我打算写几篇读书笔记。
这是第一篇读书笔记,专门用来介绍叔本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叔本华一辈子写了很多关于人生智慧的文章,对于如何活得更好,提出了不少有启迪性的建议。
然而,他也并没有像他书中所提建议那样,很好的运用自己的智慧,可见哲学家也是人,也有凡人的弱点,不可能尽善尽美。
根据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描述,叔本华在实际的生活里并没有很好的运用他的智慧,成就一种美满的人生。
如果我们仅仅根据书本划的实际生活来判断,那么他在书中所描绘的也不是特别真诚的,罗素说,比如他常常在上等饭馆里吃的很好,他有过多次色情而不热情的恋爱事件,他格外爱争吵,而且异常贪婪。
在罗素的书中书中举了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有一回一个上了年纪的女裁缝,在他的房间门外边对朋友讲话,惹得他动火,把他扔下楼去,给她造成终身伤残,女裁缝赢得了法院判决,判决了叔本华在女裁缝的有生之年必须每期发给她一定的钱数,20年后,女裁缝终于死了。当时叔本华在账本上记下“老妇死,重负释”的话语。
书中还说,除了对动物的仁慈之外,在叔本华的一生中很难找到任何美德的痕迹。而他对动物的仁慈已经做到了反对为科学而做活体解剖的地步。
但是王国维对叔本华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王国维年轻时醉心于叔本华的哲学,1904年写出《红楼梦评论》,被认为是叔本华悲剧理论在中国的最早实践,同一年还写了《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全面介绍叔本华的思想,谈到叔本华的生平。
王国维说,因为叔本华没有生活上的经济负担,不需要去担任大学教师或者赚取稿费为生,只是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兴趣研究思考,所以叔本华是真正为哲学而生,著作虽然不多,却是最有价值的。
那么叔本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首先,叔本华确实衣食无忧。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母亲出生贵族,认识不少文学艺术界的名流,比如大诗人歌德。
叔本华很早就有志于人文学术的研究,本应和母亲走得更近,然而叔本华更爱自己的父亲而已,母亲的关系不太融洽。
1805年,叔本华的父亲自杀去世,他认为是母亲轻浮的生活方式,害死了父亲,从此和母亲的关系变得非常恶劣。
父亲给叔本华留下了一笔不小的遗产,使他一生都没有生活的压力。
叔本华是一个有人生智慧的人,从下面提到的这件事情可以很容易看出来。
管理叔本华的银行倒闭,叔本华要求银行赔偿,结果真的得到了赔偿!
叔本华为此说,“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但也不必因此就是一个蠢人。”这句话很像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害人,不先怀疑别人欺诈,不凭空猜想别人会不守信用,但如果真的有人欺诈和欺骗,君子也能够事先察觉,不被愚弄!
虽然叔本华理财精明,但是在感情和事业上却不太顺利。叔本华有过几次不成功的恋爱,却一辈子单身。他和尼采一样,是哲学史上最著名的“厌女主义者”。
“我的命运安淡无光”,这句叔本华献给自己初恋女神洛琳娜.雅格曼的诗,倒是可以形容叔本华的一生,不仅爱情不顺利,而且世俗意义上的事业,也算不上成功!
叔本华立志人文研究,却未能像他同时代的哲学家,如黑格尔,费希特等人那样,在学院谋得一个稳定的职位。
1811年,23岁的叔本华入读柏林大学哲学专业,却因战争原因未能获得博士学位。在1813年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学院讲师资格后,因各种原因离开又离开了。
1820年,叔本华获得柏林大学的讲师资格,黑格尔那时已是声名显赫的哲学家,也在柏林大学教书。
叔本华十分鄙视黑格尔,故意把自己的课安排在与黑格尔同一个时间,结果是她的学生从未超过三个,他只好取消了这门叫做《整个哲学就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精神的学说》,这是叔本华第一次开课也是最后一次开课。
所以叔本华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只是一个自由撰稿人,而即使是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他也很不成功,因为他的著作不畅销,大多数卖不到几百本。
就在1851年,他已经63岁时,写完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和《附录和补遗》。
一直出版叔本华著作的布洛克豪斯出版社,终于以无法再赔钱为由拒绝了叔本华的书稿,叔本华只好把书稿给了一家很小的出版社,只要求10本样书作为稿酬。
结果这本书出版后引起轰动,成为畅销书!而叔本华也一下子获得了他所期待的名声,柏林皇家科学院授予他院士称号,叔本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智慧哲人的光辉。
1860年9月21日,是彭华因为肺炎恶化趋势,享年72岁。晚年陪伴他的,只有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
叔本华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哲学名言。
比如财富犹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
当一个人不需要害怕对方或认为自己说的话不会传到对方的耳朵里时,他会如何贬低别人。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他人的看法确实与我们本身没有关系,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一个人首先是并确实是寄居于自身的皮囊中,而不是存在于他人的看法中。
美貌是一封公开的推荐信,让人更受青睐。
最愚蠢的事就是牺牲自己的健康,去追求其他任何一时的快活,不管是为了利益、升迁、学问、还是名气,甚至为了转瞬即逝的感官乐趣,糟蹋自己的健康,都是愚不可及的行为。所有其他的一切,都应当为健康让路才是。
这个世界并非慷慨无私,我们能从中得到的东西并不多,生活充满了痛苦和不幸,就算你侥幸逃脱,无聊也会无孔不入,即刻找上你!邪恶总能赢,愚昧最喧嚣,命运是残酷的,人类是可怜的。
人为什么不能太穷?比起从没有体验过贫穷的人来,那些经历过匮乏的人更不害怕贫穷也更容易铺张浪费。出生良好的人通常比那些一夜暴富的人对未来更加谨慎,生活上更加节制。
乍看之下,贫穷似乎并不是太可怕,生来就富有的人们将财富看成是没有他就不能活的东西,如同空气,他们有条不紊精打细算,并且勤奋节俭,终极一生都在守护自己的财产。
幸福主要依赖于思想品格与内心满足。
虚荣和骄傲的差别在于,骄傲源于内,是对自我的一种执着的欣赏,虚荣则是渴望能从外界间接获得这种自我欣赏。
人生苦短,不可浪掷虚度,应该物尽其用地好好享受生活的馈赠,青春本身就已经足够宝贵,代表了自给自足自乐。
最后,以一句叔本华的名言来总结一下这本书。
名声的大小,取决于需要克服的困难大小。越是重视众人熟知的内容,要形成新颖且真实的理论就会越难——要想从老生常谈中谈出新意,可谓难上加难。
而正是由于叔本华从日常琐事中见哲理,才让这本书历久弥新,成为一代哲学大师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