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身份和性别身份
一个人不论年纪多大,受过多少教育,有多诡辩,他总会表现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包括一个人首次对自己身份、脚本、心理地位、生活地位和胜利与失败特质等的看法———这些都可能被父母自我状态加强。如果父母暗示他“为什么你要岀生?”儿童自我状态也许就形成“我不好”的心理地位。
四、赠券收集和心理游戏
生命如同洋葱:当你剥掉它一层外皮,同时你也会为它流泪。————桑德墨
对多数人而言,见解和传统,属于“父母自我状态”,事实的资料和估量计算属于“成人自我状态”,而自然的和适应的感觉则属于“儿童自我状态”。
1、心理赠券。
沟通分析中,儿童自我状态累积的特殊感觉,称为“赠券”。“赠券”实际意义为:有些地区的商品中附送赠券,收集若干张后,即可向该商店换取物品。在人类的行为中,也可以视察到相同的现象,人们累积过去的感觉,然后兑换一个“心理奖品”
感:第一眼看到赠券及赠券的描述,觉得实在太贴切了。赠券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而我们常讲“忍”,即是在积累负面赠券,当收集到一量时,就会向对方兑换,即用吵架、抱怨、指责等一股脑加上利息还给对方。这种情况在家庭中常见。
赠券类型多样:无能的、愚笨的、沮丧的、愤怒的、敌意的、害怕的、不安的、清白的、无辜的、正直的、愉快的。
心理赠券的性质、种类当然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心理赠券象征着一种纵容自己累积旧有的感觉,并且期待最后的兑现。
感:收集赠券多了,爆发时就会出现翻旧账,这在夫妻间常出现,算总账,女性居多。其实这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糟。
若想成为胜利者,须要下决心,别再累积不良赠券。反之,要理智地累积金色赠券——自我欣赏的感觉。不要拒绝善意的攻击,不要累积过去失败的感觉,要学习新的反应态度。比如:
当一个人拥有足够的内在支柱,他将不再迫切地想收集心理赠券———即使是金色赠券。但是,很少人能达到这种独立的境界。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情况不好的时候,能拥有一些金色赠券,也是件愉快的事———即使胜利者亦然。
2、兑现时刻
所谓兑现的时刻,也就是一个人储存了这么多属于自己的赠券后,他觉得把一切倾泄出来是理所当然的。这个过程的表现如下公式:
累积赠券——增强怨恨——合理化的行为表现。
一个人以伤害自己,考试失败,攻击他人,,独坐沉思和其他行为来兑现自己的赠券。因为每个人收集赠券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引起不同的兑现时间、地点和情况。
感:兑现行为的实现也说明没有消化不良情绪,只是暂时的压抑,这对人对己均不利。最好的方法是当有赠券时及时消化,不累积,这需很强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