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也许不管过去多少年,你走过多少地方见过多少人会多少种语言,依然或多或少带着你区别于他人的乡音,她让你感到亲切温暖,她让萍水相逢的同乡人瞬间发现你,“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异乡在旅途相互诉说着各自的故事……
临铺的一家三口是长沙人,孩子三四岁,两口子都三十出头,他们告诉我,他们在新疆喀什已打拼了十几年,从摆摊的小商小贩到快递店老板再到转行卖电瓶,他们没有过多描述这一路上的艰辛,只是更多的强调孩子不好带,除了带在身边的这个小男孩儿,他们还有一个大女儿,之前由于忙生意没时间管孩子放在老家爷爷奶奶看着,仅一年小姑娘的脾性就截然不同,成绩不好,内向拘谨,孩子妈在给我倾述的时候一脸的担忧,“不过现在好了,为了更好地陪他们长大,我们把快递店转给别人了,现在只开了一个电瓶店,我现在专职伺候他们俩”她的脸上瞬间绽放了一种别样的光彩,“快递店虽然挣钱,哪有孩子重要呢,现在我女儿成绩好多了,性格也开朗了,虽然还是没这个小的听话”她的目光满是爱怜瞧着眼前的小儿,母亲的幸福瞬间如此丰盈饱满,我很赞赏钦佩地点点头。这位平凡的母亲,放在人堆里也许不起眼的一家三口,她的故事他们的故事,虽然平淡朴实寻常,但听来却如此真切打动人心,我们在追求幸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确地权衡什么对于我们而言是此生最重要的,显然他们没有高深的文化,仅仅是这个普通劳动人民中平常的一对夫妻,而他们的抉择他们的努力却是最真实最质朴的感情自然散发出的灼灼光辉,从心里为他们喝彩。她告诉我,为了做生意陪孩子上学他们已经四年没回家了,这不大女儿还没放寒假,托付给喀什那边的亲戚帮助照看一个月,他们早早回去好好陪陪各自的父母,突然发现芸芸众生,我们今天所有的努力,只有一个朴实的理由,那就是我们上有老下有小。让父母生活得更无忧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这就是我们所有努力的原生动力。
我们的谈话被穿行过来的一支夕阳红乐队打断了,领头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叔,估摸着岁数也有七十了,但精气神让人尤然佩服,魁梧的身板背着一个别致的手风琴,俨然一副艺术家的派头,随后拿着金色大号的大叔,冬不拉的大叔,二胡的大叔,手鼓的阿姨,写着歌词的本的阿姨,还有十好几位空着手走过来的叔叔阿姨们,他们统一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像是被点亮的一道风景线,我来了兴趣,跟了过去,拉住后面的一位大叔,叔叔你们这是要上哪排练?“不排练了,我们休息去”“听您的声音,您是湖南人吧,你们要去演出吗?”“我母亲是湖南人,八千湘女中的一个,我们要去香港演出”他的那种自豪溢于言表,随后作了摆手姿势,我于是也没有再跟过去,只愿叔叔阿姨们好好休息到香港来一场漂亮的演出。其实是多想听听那个湘女母亲的故事呀,但是却是能想象那种非同寻常的艰辛,无比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我的心里突然无比得笃定。
我对面的上铺是个70后大哥,他是湖北仙桃人,却有着与我们衡阳几乎相同的乡音,他大部分时间是在给我们讲历史讲政治,从年代到人名到地名,清楚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是通篇一一背诵下来的,让我这个文科生恨不得找到地缝钻进去,他对中国古代历史以及近现代抗战历史都在精通基础上有着自己的理解,尽管他只是个石油工人,让我不得不说,高手在民间,这样的人才放到学校去教历史根本不用备课不用教科书,学生只要听课一切试题都不在话下。
我突然发现这样的旅途就算山水迢迢路途遥遥,可一样充满了你无法预知的精彩内容,而我所遇见的他们就是那些精彩的元素,纵然普通平常,无法写成可歌可泣的事迹,可就是他们让你觉出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昂然向上乐观生活的激情,一种不为别的只因兴趣所在的专注,我们大部分的人,一辈子可能都成为不了某领域的佼佼者,但我们至少可以用心做一个父母,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感到父母之于孩子的重要,兴趣爱好之于点燃流金岁月的重要。
这个清晨我在火车上醒来,我很感恩与我一路同行的你们,萍水相逢乡音共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