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有关前世今生来世的解析,作者说不要虚幻的抱怨前世,也不必漫无目的的祈求来世如何如何,其实你的父辈就是你的前世,你的孩子就是你的来世。
仔细想想不无道理,我的父辈——我的前世,被框定在责任和义务的枷锁里,辛苦劳碌一生,费尽千辛万苦,将众多的弟妹和自己的子女操持到成家立业,将父母扶上西山。
年近古稀,又开始帮衬着抚养孙辈,也许,他们的心思里,有着我暂时我还不曾体会的天伦之乐,但抚养孩子,青壮年尚且身心疲惫,何况对步履蹒跚的二老双亲呢?尽管他们表面上甘之如饴,想必内心也是在挣扎着硬扛吧。
在西北农村的传统观念里,女儿再亲也是外人,儿子,儿媳,孙子才是家人。也就说那是人家的家事,我这个外人不宜参与意见。只有走走串串的情意,也罢,只要最亲的人家和,对我来说也算是幸事。
我的女儿——我的来世,虽然年幼,但尚且聪慧,加以悉心培养,再得上苍的庇佑,健康快乐地生活,应该不成问题。我的前世与来世尚可一览无余,可圈可点。
那么,作为今生今世的自己,所有的一切理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立足当下、立足实际,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就好,比如坚持阅读、坚持健身、好好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其他的交给时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