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每天早晨六点起床。
有时醒得会比闹铃早,我就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等闹铃一响就赶紧起来,刷牙洗脸。
卧室的卫生间有一扇大窗户,正好面东,没有遮挡物,只要天气好,我都能看到朝阳。
早晨的阳光温和,不刺眼,像橙子的颜色,看起来充满着生机和希望。
今天我一边刷牙一边看着朝阳缓缓上升,突然在想,这样好的阳光,有些人看不到了。
那一瞬我微微一愣,然后轻轻摇摇头,把这种消极的想法赶出了脑海。
去上班的路上,毫无意外遇到堵车,我留心看了一下周围车里司机的表情,大多都比较平淡,想来习惯了这场景。
我突然又在想,那些不在的人,可能也曾经历过这场面,也司空见惯了。
上午开例会,商讨最近的项目,因为一个企划案,大家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我看着客户指着PPT一条条地说案子有哪些地方不妥当,一时间有些恍神,有些人,或许也是这么一天天过来的吧。
下午我去超市买东西,有小孩子在乱跑,家长着急地追在后面,板起脸教训,但又细心地给孩子整理好衣服,亲昵地拍拍头,拉着他去了零食区。
我又在想,那些人,或许也会有过这日常的亲子关系吧。
我这一天,恍神了好几次,脑子里总会闪现出一些人的面孔,让我突然感觉灵魂出窍,发起呆来。
前几天,有一位男生在微信对我说:远近,李咏去世了,你写不写?我说,不写。
昨天,还是这个男生又对我说,远近,金庸去世了。
我还没等他继续开口,我就说,别问了,不写。
不是我不想写,只是我不想再去回忆告别这件事。
但说实话,这几天我心里就像是堵着一块石头,我的意识告诉我,告别这件事,不是不想写不愿说,它就不存在的。
2
我是面对过告别的。
外公去世的那一天,如今想来,依然清晰如昨。
我在睡梦中迷迷糊糊接到我爸电话,说外公走了。
很多人形容告别时的心情,是痛彻心扉的,是当下立刻无法接受的。
但实际上,真的面对告别,第一时间的刹那感受,是懵的。
我果断起床,快速刷牙洗脸,脑子里反反复复响起我爸的话,我什么都没想,甚至还逼自己在出门的时候哼起了歌。
去医院的路上,脑子一片空白,司机提醒告诉我到了,我下车一个没站稳差点摔到地上。
我才发现自己腿是软的,全身都在抖。
在外婆家,听着一屋子的哭声,我不言不语,两眼呆滞,仿佛置身事外,我看着那些人在想,他们在干嘛,他们怎么了。
直到家里的灵堂摆出外公的照片,我才开始真的意识到,外公去世了。
这时,我才开始痛哭,撕扯自己的衣服,把闷了一天的情绪都发泄了出来。
外婆去世时,我在北京,又是我爸打电话,说外婆情况不太好,让我赶紧回来。
我当下就追问,我爸才承认外婆去世了。
我非常冷静地说好的,然后开始订机票收拾行李。
我理智地过安检,登机,在飞机上闭目养神,像没事人一样,我爸来接我时我还克制地问起外婆去世时的情景,没哭没闹。
但回到家一推门,我两眼一黑,直接一个跟头摔进了屋里。
从我知道外婆去世到我回到家这一天一夜里,我没喝水没吃饭没睡觉,像是把自己关进了一个密闭的笼子里,快要窒息。
告别于我而言,绝对不是只有难过这么简单。
每一次,它都像是一个阴险的杀手,每一次,我都难逃魔掌,那里面的情绪太多了,多到我没办法一条条梳理清楚,它复杂又凌乱。
就像是缠绕在一起的毛线,哪怕找到了一个头,都没办法解开这些死结。
3
这两天,网上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告别这件事。
还有一个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90后已经开始失去了。
这种感受很难形容。
曾经喜欢的人一个个远去,曾经陪伴的人一个个远去,曾经执念的那些事一个个远去,你没有任何办法挽留,只能眼看着他们离开。
那种想要用尽全力但却毫无作用的无力感,真的很难受。
就像很多人其实谈不上喜欢李咏,平时也不关注他的消息,之前有负面新闻出来时,也跟着群嘲过。
就像有些人其实也不太爱看武侠,至今搞不清楚书那些刀光剑影有什么乐趣,知道金庸是文坛巨匠,但也没有到痴迷的地步。
但是,他们的离世,却让你非常难过。
因为你从来不曾想过,他们会这么早离开,你曾经的不太关注,曾经的八卦围观,都建立在他们依然活着的基础上。
你从不认为告别这件事,会这么早地降临。
你生活在这里,那些人看似和你毫无关系,但你却亲自经历过一个时代,那些其中的起伏和荣辱你都见证过,每一次事件你都参加过感受过。
就像你在看一出戏,那些站在舞台上的人毫无征兆地谢幕了,灯光暗下,大幕拉上。
就算你坐在台下已经心不在焉,但突然面对黑了的舞台,也会瞬间措手不及,会问,啊?这就结束了?
网上有人在说:一个时代结束了。
也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金庸和霍金的去世都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一个代表宇宙,一个代表江湖,他们在我心中足够永恒。
只是如今,宇宙和江湖都已不在了。
4
很多时候,你发现你不得不去面对告别这件事了。
曾经爱过的人,坚持过的事情,沉迷过的偶像,都一个个消失了。
就像是上学时常去的小超市也拆掉了,经常去的郊外田野也变成高速公路了,这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和离去。
有人说面对告别是成长,但如果成长必须要用告别作为代价,我想,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吧。
曾经,那些高高在上光鲜亮丽的人,他们的人生让人羡慕。他们的才华,作品,都流传甚广,可以称之为经典。
我们觉得他们是英雄,是偶像,是不会老的,是会一直都在的。
后来某一天,那些我们觉得一直都在的人,我们以为会永远陪伴自己的人,犹如泡沫般,连一个声响都没有发出,就消失了。
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他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们曾把他们送上了神坛,以为他们就是神了,但他们也会生老病死。
但这其中,你知道最让人人无力和难过的地方是什么吗?
是他们曾经给予过你回忆,给予你快乐欣喜,你身体的某一部分构成,是他们带给你的。
你曾经的年少时光里,有他们的声音,他们的面容,他们的作品,他们曾伴随你成长,有意无意见证过你的变化。
但现在他们的离开,就是硬生生从你身体里,把这部分构成,也一并带走了。
你会发现,你的身上少了他们的印记,缺了他们的组成,到最后,就仅仅只剩下自己了。
而且,你也突然意识到,总有一天,你也会如他们一般地离去。
你在别人身上的印记,你在别人那里的构成,都会灰飞烟灭,都会消失。
而你又如此渺小,没有人记得你,没有那么多人会怀念你,你发现你给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留下什么。
还没有留下点什么,就要如逝去的人一般离开。
这才是最让人惶恐的地方。
5
这个世界,每天大约会有15万人去世,相当于每一秒就有两个人离开世间。
每一年,中国的去世的人口有900万,相当于每天有24000人离开,每五秒就有一个人离开世间。
告别这件事,没有时时发生在你身上,但会时时刻刻发生在别人身上。
我们都说,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我们跟不上它的脚步。
哪怕有人离世,或许也只是几天的悼念,然后依然各自过自己的人生。
那么,已经面对过告别的你,该如何去过你剩余的人生?人生下半场,你要怎么活?
我们感叹,老了。
虽然年龄不大,但已要接受世事无常,看尽人间冷暖,没有踏实安稳的感受,只如浮萍般飘忽不定。
我们不追梦了,不熬夜了,不任性了,不洒脱了,我们苟且了,养生了,活得越来越佛系了。
我们终于活到了这样一个年龄段:每天想着如何更好生活,如何面对失去,如何在失去时还让自己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
等到以后我们再老一些,老到面对告别也真的无动于衷的时候,只会感叹一句世事皆如此,又不知这其中经历过怎样的曲折和心酸,只能各自体会。
我们都说,这次不见不要紧,来日方长嘛。
但你知道,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来日方长。尤其是面对死亡。
在《哈利波特》里,邓布利多教授说了一段关于死亡的话,我非常喜欢。
他说:死亡像是经过漫长的一天之后,终于可以上床休息了。而对于头脑十分清醒的人来说,死亡不过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
有些人去冒险了,那我们这些尚在渡劫的人,也要为即将必须面对的冒险,做好准备。
6
如果可以,接下来的日子,你要过得再明白一些。
如果可以,趁着还有体力和时间,去旅行吧,看一看这个世界。
如果可以,好好陪伴家人吧,他们的一生其实也只有你,最希望你在身边。
如果可以,对那些放开你手的人说一句珍重,感恩一路走来有他们的帮助,也希望他们可以过得好。
如果可以,不要期待时光倒流,不要选择更改往昔,而是在面对新的伙伴时,减少争吵和猜忌,都以真情相待。
如果可以,时间不要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不要和不对付的人度过余生,不要生闷气,应该好好郑重对待每一次相遇。
如果可以,少说一句,你走吧。多说一句,我还在。
如果可以,好好去看每天的日出和日落。
如果可以,真心赞美和拥抱爱你的人。
人生下半场,来日不方长。
去经历,去感受,就在此时此刻,就要现在。
去爱吧,像你我第一次遇到时那样。